Red-tailed Comet
English name:Red-tailed Comet
Scientific name:Sappho sparganurus
【简介】
红尾彗星蜂鸟(Sappho sparganurus),属于雨燕目蜂鸟科红尾彗星蜂鸟属,是南美特有的一个物种。该鸟类分布在玻利维亚北部至阿根廷北部,还包括阿根廷的孤立山脉。
【外形特征】
雄鸟背部为闪耀的绿金色,尾巴长而闪耀,其末端有一条显眼的黑色宽带。雄鸟背部的红紫色逐渐过渡到闪耀的红色长尾。雌鸟外表类似雄鸟,但体色较暗,尾部也较短。幼鸟上部带有暗绿色,臀部略带铜色,尾部有部分区域呈白色。
雄鸟头部和上背区域呈现绿色,背部与臀部为红紫色,形成鲜明对比。雌鸟上身为绿色,臀部颜色较暗淡,下体偏淡黄色且带有绿色斑点。
【生活习性】
红尾彗星蜂鸟生活在安第斯山脉的东坡及附近的低海拔地区,栖息于干燥的灌木丛和山谷中的灌木丛,栖息地高度介于1500至4200米之间。红尾彗星蜂鸟以花蜜为主食,也偶尔捕食小型昆虫。该物种处于悬停状态或站立采食花蜜,同时在飞行中捕捉昆虫。
【鸣叫特征】
红尾彗星蜂鸟的鸣声包括快速而混乱的叽喳声,以及间隔超过一秒的单调“tjrrrt”或较为刺耳的“tsha”或“zack”鸣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阿根廷的10月至12月,在玻利维亚又可能延伸至4月至6月。此物种的雌鸟会独自筑巢,孵化蛋并照顾幼鸟。巢通常由苔藓、地衣和动物毛发构成,建在岩石壁或树木的凹口处,每次产卵2枚。雌鸟的孵化期一般为19至20天,雏鸟在31至32天后离巢。有时在离巢幼鸟待在巢外时,雌鸟已经开始第二次筑巢。
【保护状况】
红尾彗星蜂鸟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红尾彗星蜂鸟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脉,从玻利维亚北部向南延伸到阿根廷北部。在Quechua语言中,这种鸟的本地名称为“Q'ori Kenti”,意为“金色的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