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legged Kittiwake
English name:Red-legged Kittiwake
Scientific name:Rissa brevirostris
【简介】
红腿三趾鸥,学名Rissa brevirostris,是鸻形目鸥科三趾鸥属的一种海鸟。该物种主要栖息于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偏远岛屿,分布在科曼多尔群岛、阿留申群岛、普里比洛夫群岛以及白令海北部的圣马修岛等地。
【外形特征】
红腿三趾鸥的体长约为35-39厘米,翼展达84-92厘米,体重在325-510克之间。成鸟的背部为深灰色,翼尖黑色,喙较短呈黄色,腿脚鲜红,翼下呈深灰色。非繁殖期的成鸟在眼周有暗斑,耳部有一薄灰色斑块;幼鸟外观与非繁殖期成鸟相似,但具有黑色喙,腿色较暗,翅膀图案较为明显,到3岁时才能成熟。
【生活习性】
红腿三趾鸥在夏季聚集在悬崖峭壁的繁殖点,以鱼、鱿鱼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的繁殖季节在夏季,一般早上7-10时和傍晚16-20时最为活跃。该物种全年均在海上活动,秋季会从繁殖地迁徙到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湾过冬。
【鸣叫特征】
文本中未提及红腿三趾鸥的具体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红腿三趾鸥营巢于峭壁的狭小平台上,通常与其他海鸟如三趾鸥共同筑巢。红腿三趾鸥的繁殖季节和具体求偶、产卵细节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外型辨识】
红腿三趾鸥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成员,其生存状况受到广泛关注。了解并保护该物种有助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
【物种区别】
与其他三趾鸥相比,红腿三趾鸥的体型偏小,背部颜色更深,喙更短,腿更短,呈鲜红色,翅膀下表面的颜色也深于其他三趾鸥。幼鸟也缺乏三趾鸥幼鸟特有的黑色尾带和翼上的“W”型标记。
【保护状况】
红腿三趾鸥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级别为“易危”(VU)。该物种自197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数量减少了约35%,这被认为与食物资源减少有关,当前食物资源减少可能与过度商业捕鱼及气候变化有关。
【地理分布】
红腿三趾鸥主要分布在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偏远岛屿上,包括科曼多尔群岛、阿留申群岛、普里比洛夫群岛以及白令海北部的圣马修岛等地。冬季则迁徙至白令海至冰缘区和阿留申群岛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