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mons Frogmouth
English name:Solomons Frogmouth
Scientific name:Rigidipenna inexpectata
【简介】
所罗门蛙口夜鹰(Rigidipenna inexpectata),亦称为Solomons Frogmouth,是蛙口夜鹰科唯一成员。该物种首次记录于1901年,直至2007年方被认定为独立物种。其分布局限于所罗门群岛的伊莎贝尔岛、布干维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的区域。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37厘米,尾羽有8根,十分独特。其头部呈现棕色并带有淡黄色斑点。颈背、背部及臀部为棕色或赤褐色,有轻微的黑色条纹或斑点。在眼上方略带淡黄色的眉纹清晰可见,靠近眼周更显著。下巴和喉咙部分主要为棕色,带有多处黑斑,有时可见大胆的白色斑点。胸部与两侧的颜色略浅,伴随着黑斑与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尾巴呈现出深棕色的条纹,条纹边缘为黑色。雄性和雌性的外观基本一致,但雄性臀部的棕色可能更深一些,整体呈现较少赤褐色。虹膜的颜色可为黄色、橙色或棕色,喙部为棕色至红棕色,脚色呈现为角质色、淡黄色或乳白色。
【鸣叫特征】
所罗门蛙口夜鹰有两种类型的鸣叫声:一种是短暂且音调逐渐上升的哨声,另一类型则是快速连续下降的哨声。
【生活习性】
这种夜行性鸟类主要栖息在原始森林、次生林以及花园地带,海拔高度范围从海平面到至少700米。白天时该鸟类隐藏在暗处,夜晚则十分活跃。
【繁殖习性】
所罗门蛙口夜鹰繁殖习性了解有限。研究表明,幼鸟接近离巢时通常栖息在高度约25米的次生林树冠水平枝叉处。巢筑在平台状的结构上。
【外型辨识】
尽管具有外观相似性,该物种在结构细节上与同类存在显著差异,尤其缺少白色颈背项圈。
【保护状况】
该种群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近危物种(NT)。
【地理分布】
该物种生活于北所罗门群岛中的布干维尔岛、舒瓦瑟尔岛、圣伊莎贝尔岛及San Jorge岛,也确认有分布于布干维尔岛北侧的Buka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