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TINAMIFORMES > Tinamidae > Rhynchotus > Huayco Tinamou
Huayco Tinamou

Huayco Tinamou

English name:Huayco Tinamou

Scientific name:Rhynchotus maculicollis

【简介】
哨音红翅䳍(英文名:Huayco Tinamou,学名:Rhynchotus maculicollis),属于䳍形目䳍科红翅䳍属,主要栖息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西北部地区,包括玻利维亚西北部到阿根廷西北部的草原和山脊地带。平均分布在海拔高度从局部1000米至3050米之间的半干旱、温带山谷。

【外形特征】
哨音红翅䳍体型较大,身长约为39-42厘米,雄鸟与雌鸟的体重分别在894-913克之间以及876-962克之间。鸟类具有长而弯曲的喙,鲜亮的赤褐色颈部和背部有明显斑纹。与红翅䳍相似,独特的头部有宽大的黄褐色条纹,形成暗色帽状以及颈部斑纹相接,还有面部标记破碎且斑点状,颈部具有明显的条纹,胸部横纹并带有深色条纹从侧面到腹部。

【生活习性】
哨音红翅䳍的生活习性主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夏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昆虫(白蚁和蚱蜢),可能还包括小型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冬季则偏向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包括种子、果实、草坪和根茎等。

【鸣叫特征】
哨音红翅䳍的鸣叫声由两个主要频率不同的短音组成,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这是一种特别的声音信号,便于在远离栖息地的地方也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生存交流。

【繁殖习性】
哨音红翅䳍的生殖行为和繁殖习性较为特异,通常,雄性哨音红翅䳍会建造浅坑巢穴在树基部低矮植被中,并负责孵化来自不同雌鸟的蛋及单独抚育它们,直到雏鸟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

【外型辨识】
相比红翅䳍,此物种头部与颈部显露出特征性的黑条纹,鸣声亦有显著差异,这些特征都被识别为两种不同的物种,并非之前的红翅䳍亚种身份。

【保护状况】
哨音红翅䳍在CITES公约中被列为II级,尽管种类分布广阔且随处可见,但因局部强烈的狩猎行为,它们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尽管如此,种群数量下降的速度不足以赋予其立即的保护危机状态,但对待如何应对集中分布区的猎杀行为仍需积极考虑。

【地理分布】
哨音红翅䳍分布在玻利维亚东北方向从拉巴斯市向南延伸区域一直到阿根廷的西部(卡塔马卡和图库曼),这些都是安第斯山脉的重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