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alcariidae > Rhynchophanes > Thick-billed Longspur
Thick-billed Longspur

Thick-billed Longspur

English name:Thick-billed Longspur

Scientific name:Rhynchophanes mccownii

【简介】
麦氏铁爪鹀(学名:Rhynchophanes mccownii),又名厚喙长脚鹀,是鸫目铁爪鹀科中的一种鸟类。这种鸟类仅存在于北美大陆,主要栖息在平原地带。

【外形特征】
麦氏铁爪鹀体型类似于麻雀,体型偏小,喜欢在地面上低矮行走。雄鸟在繁殖季节有明显的外观特征,如灰黑色调的头部羽毛,带有坑状图案;胸部是黑色的,并在肩部区域有黄褐色斑点。雌鸟及其他时期个体的颜色朴素得多,全身呈现淡黄色调,呈较浅的灰色,并且肩部有类似锈色的斑点。喙部厚重,颜色粉红。飞翔时其尾巴几乎全白,尾部形态呈“T”形,并且上部和下部呈现黑白色彩的对比。

【生活习性】
麦氏铁爪鹀多生活在开阔的风扫平原与稀疏植被覆盖的区域,如北美地区的短草草原或过度放牧的牧场。繁殖季节时,在加拿大南部和美国中北部的大型草原地带,它们沿边界起飞,通过飞行展示各自领地范围。此季节之后,它们向南迁移至美国西南部、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北部等短草环境越冬。

【鸣叫特征】
麦氏铁爪鹀的独特叫声类似于干燥的颤音,与其他长脚鹀的“tew”声明显不同,不具有栗领长脚鹀的独特“queedle”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雌鸟会在铺满草丛或靠近仙人掌垫下的地面位置筑造浅坑巢。通常产卵2到5只蛋,孵化期约为12天;栖息地内的雄性和雌鸟共同进行育雏和喂养。幼鸟通常在大约10天之后离巢,但尚未学会完全飞行。

【外型辨识】
麦氏铁爪鹀外观上与栗领长脚鹀最为相似。它们的区别包括:喉部羽毛颜色更浅;翼展比栗领长脚鹀更短;麦氏铁爪鹀的胸部和腹部在繁殖季节仍保留有一些隐约可见的深色斑点。

【物种区别】
应当指出,麦氏铁爪鹀外观上与栗领长脚鹀最为相似。它们的区别包括:喉部羽毛颜色更浅;翼展比栗领长脚鹀更短;麦氏铁爪鹀的胸部和腹部在繁殖季节仍保留有一些隐约可见的深色斑点。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名录,麦氏铁爪鹀属于“无危”级别,其分布范围从加拿大中部的草原省份至美国中北部的草原地带。而在夏季之外,它们会迁移至墨西哥西北部。括耕作、农药使用和草原火灾的控制等因素已导致其数量可能有所减少。

【地理分布】
麦氏铁爪鹀是候鸟,常栖息于开放草原,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该物种体重为25.68克;翼展约90.3毫米;喙类食用和咀嚼植物种子特性,口角长度约13.7mm,包括宽度和厚度等其他特征详见上文。此物种为单一类型,无亚种分化证明。栖息于加拿大西部到美国西北部的广阔草原区域进行繁殖,并在墨西哥西北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