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Babbler
English name:Beijing Babbler
Scientific name:Rhopophilus pekinensis
【简介】
山鹛(学名:Rhopophilus pekinensis),又称山莺、华北山莺、北京山鹛、小背串、长尾巴狼,是中国特有种。它们分布在北方地区,包括中国东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
【外形特征】
山鹛是一种体型较小、尾部较长的鸟类,通常体长为15至18厘米。雄性山鹛的上体呈现灰褐色,有宽而规则的深褐色条纹;头顶灰褐色,头部和上体有明显纵纹;背部淡灰色,体色上有不明显的暗褐色纵纹。此外,山鹛的尾羽较长,达到身长的一半。腹部白色,间杂着淡锈色条纹,翅膀及尾部颜色较暗。雌性山鹛的羽毛与雄鸟相似,但尾稍短。嘴巴尖细,上嘴和下嘴尖端为灰色或粉黄色,下嘴基部呈粉黄色;眼周淡黄褐色。虹膜为暗褐色或黄褐色,嘴角质色,下嘴靠肉黄色,脚灰褐色或棕褐色。
【生活习性】
山鹛主要栖息在干燥的石质灌木丛、山坡灌木、长草地带或松树林。在非繁殖季节它们偶尔会形成小群体,并与其它莺类混群。饮食以昆虫为主,偶尔采食植物种子。
【鸣叫特征】
山鹛的鸣叫声丰富多样,包括高音转低音再回升的“dear, dear, dear”以及“chee-anh”声的二重唱。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集中在5月至7月间,山鹛偏好筑巢于灌木的低处,巢由软草编织而成,外形呈深杯状结构并用外部枝叶加固。巢内一般有4至6枚绿白色卵,带有深紫色和土褐色斑点,孵化期通常为12至13天。
【外型辨识】
山鹛通过其独特的体型和羽毛特征,如雌雄羽色相似且尾较长,以及背部有明显的纵纹,与其他鸟类,如鹪莺,可以轻易进行鉴别。
【保护状况】
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山鹛被列为保护物种。当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上非法捕捉贸易的问题,给此种鸟类数量造成了威胁。
【地理分布】
山鹛主要生活于低海拔丘陵和平原等,包括东北、陕西、河北、北京等地的林地与灌丛地带,属留鸟,部分会进行季节性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