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u Fantail
English name:Palau Fantail
Scientific name:Rhipidura lepida
【简介】
帕劳扇尾鹟(学名:Rhipidura lepida),属于雀形目扇尾鹟科扇尾鹟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帕劳群岛。
【外形特征】
帕劳扇尾鹟体长约18厘米。其显著外貌特征包括细长且时常在空中扇动的尾巴、淡橙红色调的主羽、闪耀白色光泽的喉部、黑胸部及灰暗侧翼。头部至背部、尾羽上覆羽呈肉桂红褐色,眼周及耳羽偏深棕色;翅膀深棕色,内侧次级飞羽、次级飞羽覆羽及肩羽边缘带肉桂红褐色。尾羽基部和尖端红褐色,中央部分黑色;下巴、上喉及面颊区纯白,下喉至上胸黑色,并向两侧渐变灰带形成宽带,下胸至腹部及尾下覆羽为浅肉桂红褐色。虹膜深棕色,喙近黑色,下颚基部微白,腿棕色。雌雄鸟相似,但雌鸟体型略小。
【生活习性】
活跃于森林环境,包括成熟森林、次生林以及草原上存有的森林残块。偶尔也进入灌木丛甚至红树林。它不迁徙,全年常驻于帕劳群岛的多个岛屿,包括Babeldaob(最大岛屿)、Koror、Urukthapel、Eil Malk和Peleliu等。
【鸣叫特征】
鸣唱由一连串音高相同的啾啾声和吱吱声构成,每个音节带有下降的抑扬感,“如同沉重家具在木质滚轮上滚动的声音”。此外,还发出响亮而尖锐,向下弯曲的“kee- eig-hup!”或“quee-e-r”叫声,以及有节奏的“ké-é-ke- r-kew”,伴有粗糙的斥责声。
【繁殖习性】
帕劳扇尾鹟的繁殖季节没有全面记录。在可能的求偶活动中,一只个体会在另一只面前展示,将尾巴完全展开并翘起覆盖在背上。它的巢是一个紧密编织的杯状结构,有许多几厘米长的垂尾部,通常置于树枝的分叉处。
【外型辨识】
帕劳扇尾鹟与其他扇尾鹟科鸟类区别明显,尤其因为特有的肉桂红褐色背羽以及黑白相间的胸部色彩,另外其独特的鸣叫声也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该鸟与长尾扇尾鹟、苏拉威西扇尾鹟、布卢扇尾鹟和塞拉姆扇尾鹟等印尼物种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但上述特征便于将其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帕劳扇尾鹟的保护状态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帕劳扇尾鹟专属于太平洋上的帕劳群岛,涵盖的区域包括最大的岛Babeldaob、Koror、Urukthapel岛、Eil Malk及Peleliu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