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Rhipiduridae > Rhipidura > Cinnamon-tailed Fantail
Cinnamon-tailed Fantail

Cinnamon-tailed Fantail

English name:Cinnamon-tailed Fantail

Scientific name:Rhipidura fuscorufa

【简介】
栗尾扇尾鹟(Rhipidura fuscorufa),属于雀形目扇尾鹟科扇尾鹟属的一种独特鸣禽。其主要特征包括细长白色眉纹、深棕色至橄榄棕色的背和翅膀、具有栗色边缘的次级飞羽、以及明显的栗红色尾侧。这种鸟的栖息地主要限于印度尼西亚的班达海岛屿,包括Babar岛、塔宁巴尔群岛(小巽他群岛远东部)和摩鹿加群岛南部。

【外形特征】
栗尾扇尾鹟的体长大约为18厘米。其头部较为深色,细长的白色眉纹尤为显著。背部呈深棕色或橄榄棕色。翅膀上部的颜色与其背部相同,次级飞羽和翼覆羽具有明显的栗红色边缘。尾羽部分,中央尾羽为棕色至橄榄棕色,两侧尾羽则是栗红色。喉部和上胸部为白色,而下胸部则有暗色斑点,下体则为锈色淡褐色。眼睛呈深棕色,嘴和脚皆为黑色。雄性和雌性的特征相似,但幼鸟具宽大的淡黄色眉纹和背部斑点,喉部和腹部为锈色淡褐色。

【鸣叫特征】
其歌声由短暂、不和谐的哨音组成,其中偶尔夹杂着高音的“cheep”声,并伴随有断续的“chp”警报声。

【生活习性】
生活于低海拔山区的森林、森林边缘以及红树林环境,大胆地在开阔地带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常在树冠至中层林间进行空中捕食,偶尔亦在低层觅食。此外,它们亦会加入一些混合物种的觅食群。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细节暂时未有详细记录。

【外型辨识】
依据IUCN的评估,栗尾扇尾鹟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LC)。然而,面对土地开发带来的伐木活动,可能会对其种群造成威胁,尤其是在Yamdena岛南部。

【地理分布】
主要栖息于Babar岛、塔宁巴尔群岛和摩鹿加群岛南部。在小巽他群岛的远东部分布也覆盖一定范围,华莱士区(即传统的华莱士线东侧)涵盖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等区域。

【物种区别】
在东部小巽他群岛的范围内,是唯一拥有灰色背部和长尾巴的鸣禽。通过以下几个特征,可以轻易将它与其他鸟类区别开来:灰色背部、长尾和独特的栗色尾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