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Zealand Fantail
English name:New Zealand Fantail
Scientific name:Rhipidura fuliginosa
【简介】
新西兰灰扇尾鹟(Rhipidura fuliginosa),学名Rhipidura fuliginosa,隶属于雀形目扇尾鹟科扇尾鹟属,广泛分布于新西兰各地。这种鸟长有一双独特的黑白相间且经常扇动的长尾,是新西兰广为人知的小型特有鸣禽。
【外形特征】
新西兰灰扇尾鹟体长14至17厘米,体重6.5至9克。它有两种色型:常见的斑驳色型,头部呈黑色,上身橄榄褐色,翅膀深棕色带白色尖端,尾羽黑底白边;较少见的全黑色型,主要出现于南岛,约占12至25%,北岛不到1%,查塔姆群岛则表现罕见。雌鸟体型较小,色彩较淡,幼鸟颜色更为暗淡且带锈红色。
【生活习性】
新西兰灰扇尾鹟栖息于各种林地环境,包括原生林、外来植被区、公园、花园、农田、伐木后再生区和外来松树林。从海岸到海拔1500米的亚高山地区都有分布,但在高山地区较为稀少。非繁殖季节时,为适应环境变化,其会在较高海拔地区向较低海拔和干燥地带迁移。
【鸣叫特征】
新西兰灰扇尾鹟发出频繁的声音,包括规律的“cheep”声或刺耳的“tweeta-tweeta-tweeta”声。
【繁殖习性】
每年繁殖季节(北岛为8月至3月,南岛为9月至1月),新西兰灰扇尾鹟会筑2至多个巢,每窝产卵3至4枚。孵化期为14天,幼鸟出生后10至15天离巢,但仍会由双亲继续喂养数周。在前一窝幼鸟仍被喂养时,成年鸟会开始新的繁殖周期。
【外型辨识】
IUCN将新西兰灰扇尾鹟列为无危(LC)等级。它广泛分布在新西兰的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查塔姆群岛,以及在澳大利亚豪勋爵岛(现已灭绝)。尽管适应性强,但在高度城市化地区数量有所下降。
【物种区别】
新西兰灰扇尾鹟有多个亚种。其中最主要的四个亚种为:
1. R. f. cervina:澳大利亚豪勋爵岛特有,现已灭绝。
2. R. f. fuliginosa:指名亚种。
3. R. f. penita:查塔姆群岛的特有种。
4. R. f. placabilis:北岛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