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Rhipiduridae > Rhipidura > Arafura Fantail
Arafura Fantail

Arafura Fantail

English name:Arafura Fantail

Scientific name:Rhipidura dryas

【简介】
杂色扇尾鹟(学名为Rhipidura dryas)是雀形目扇尾鹟科扇尾鹟属的一种小型鸣禽。它们生活在新几内亚沿海中南部和澳大利亚北部的近海岸地区,包括北领地。

【外形特征】
成年的杂色扇尾鹟体型约为16至17厘米,体重为7.2至10克。其头部从灰色到红棕色不等,背部颜色从灰褐色过渡到红棕色,翅膀是灰褐色,尾巴为深灰色,基部有一窄条红棕色带,尾羽尖端普遍为白色。下巴和喉咙呈白色,胸带为黑色,带有适度的白色边缘。腹部为奶油白色,两侧和下尾覆羽为淡肉桂色。虹膜为深棕色,嘴为黑色,下颌褐色较淡,腿为深灰褐色至黑色。

【生活习性】
杂色扇尾鹟通常生活在湿地附近的密集植被区域内,包括红树林。它们活跃于从地面到树冠的各个层次,亦多见于林下层至较低的中间层。它们经常与其他多种鸟类混群共同觅食。它们的食物主要由昆虫构成,比如蝽、膜翅、鳞翅、蝇、甲虫等。

【鸣叫特征】
杂色扇尾鹟的鸣叫主要是一连串5至8个音量中高的下降哨声,呈现为“seep-seep-seeper seep-sep”的形式。其鸣叫的丰富度、节奏以及速度因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特定情况下,该物种还能发出尖锐的“huit”音,飞行时带有颤音,同时还会发出单个短促的高音吱吱声和柔和的“chip-it”联系呼唤。

【繁殖习性】
杂色扇尾鹟的繁殖季节从每年的9月至次年3月。巢由雌雄共同构建,是一种形状小巧的杯状结构,外用薄条腐朽木纤维制成,内里用根须、细长藤蔓、薄平草及腐朽纤维填充,外侧用蜘蛛网捆绑,下方一般会有“尾巴”垂下。巢的整体尺寸约为51至57毫米直径,深度为38至42毫米,巢的内部直径为32毫米,深度为25毫米。巢通常安置在靠近树枝或分枝的小分叉处,距地面不高于3米。每次产卵数量为2至3枚,产下的是奶油色、米白色或淡黄色带有棕色、黄褐或红褐斑点的蛋,并伴有靠近较大的一个带状花纹。卵的大小大约为15.3至17毫米×11.9至13.2毫米。孵化期约为14至17天,过程中雌雄共同监护。雏鸟在出巢前由双亲照料,出巢期通常为11至12天。

【外型辨识】
杂色扇尾鹟与红臀扇尾鹟相比,颜色更加暗淡,红棕色部分较少。不同地区之间的亚种呈现出的羽毛颜色和图案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尽管全球并未观测到可能威胁其生存的因素,杂色扇尾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保护级别LC(无危)状态。该物种在澳大利亚和小巽他群岛的分布中呈现普遍到中度常见。

【地理分布】
杂色扇尾鹟主要生活在新几内亚沿海中南部和澳大利亚北部的近海岸地区,包括北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