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Reinwardtoena > Great Cuckoo-Dove
Great Cuckoo-Dove

Great Cuckoo-Dove

English name:Great Cuckoo-Dove

Scientific name:Reinwardtoena reinwardti

【简介】
赤灰长尾鸠(学名:Reinwardtoena reinwardti),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长尾鸠。背部、翅膀和尾部颜色呈深栗褐色,头部、颈部、胸部及腹部则呈现较浅的淡蓝灰色或淡灰色,喉部白色,胸部可能带有粉红色调。

【外形特征】
赤灰长尾鸠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非常长的尾巴。雌雄在外形上略有差异,主要在于虹膜和眼周皮肤的颜色及亮度。成年体长约47.5至52.5厘米,体重208至305克。幼鸟呈现灰褐色,腹部较浅,羽毛中央部分可能呈淡淡的红色。

【生活习性】
赤灰长尾鸠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的冠层或中层,除了原始森林外,亦可在森林边缘、次生林以及画廊森林中找到,海拔范围广,从海平面到3380米山区皆可见到这种鸟类。它们主要以小种子和果实为食,偏爱Schefflera和Araliaceae科植物的果实。

【鸣叫特征】
赤灰长尾鸠的叫声独特,重复发出类似于“cookuwook cookuwook cookuwook”的声音,声音较低沉且音调会逐渐变低,加速,连同一系列约12个低沉的“hoo”音,形成了其特有的叫鸣声。

【繁殖习性】
赤灰长尾鸠的繁殖季节包括全年,繁殖活动在10月至12月达到高峰。它们会筑巢于树木或灌木丛中,距离地面1.2至5米的高度,巢由枝条、苔藓和根须等材料构成,通常还会衬垫较细的植物材料。巢中的卵呈白色,每次产卵一枚,由双亲共同孵化,前者阶段需时约16至22天。

【外型辨识】
赤灰长尾鸠保留了多样性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一些重要功能,对于促进种子扩散和维护森林的生态平衡有其独一无二的作用。整体而言,赤灰长尾鸠和其近亲区别在于体型较大、初级飞羽的色彩更深,而头部和体侧色彩相对较浅。

【保护状况】
赤灰长尾鸠属于IUCN红色名录中的“无危”等级(LC)。

【地理分布】
赤灰长尾鸠主要生活在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以及印尼东部的其他岛屿上,在Crater Mountain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的种群密度达到了4至6只每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