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mecrest
English name:Flamecrest
Scientific name:Regulus goodfellowi
【简介】
台湾戴菊(学名:Regulus goodfellowi),又称火冠戴菊鸟,是雀形目戴菊科戴菊属的小型而又活跃的鸟类,是台湾特有的山地物种,分布于台湾高山地区的针叶林与混合针阔叶林中。
【外形特征】
台湾戴菊的体型非常小巧,体长约为9厘米,重量大约7克。雄鸟的头顶呈现橙红色,在两侧有黑色的条纹,与纯黄色的雌鸟相比,色彩更为鲜明;上体为橄榄绿色,腹部为黄色,臀部颜色鲜艳。在飞行时,除黑色的翼外,可见翼缘带有白色带斑和次级覆羽的白色边缘,整体上体呈橄榄绿色,而腹部则是淡黄色。喙部细长尖锐且黑色,腿则为深灰颜色。
【鸣叫特征】
台湾戴菊的鸣叫主要有高频细腻的“seeh–seeh”声,通过这一系列干净利落的音符构成,听起来像是一连串快速重复的叫声,不过其鸣唱曲目较为简单,缺少火冠戴菊的繁复。
【生活习性】
台湾戴菊栖息于高海拔区域的针叶林以及混合针阔叶林带,通常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可达3700米。觅食时多见于树冠层,会选择性地涉足针叶树,偶尔也会组队觅食,伙同煤山雀、茶腹吸翠鸟及其他山雀,追随松林中的食物丰度。它主要以昆虫为食,在冬季中也会采食冷杉、桦树、刺柏等树木的种子。由于飞行能力较弱,它的飞行表现为快速的振翅鸣叫。
【繁殖习性】
台湾戴菊的繁殖生态学特征仍有待深入考察。例如,繁殖多发生在春季,在相对隐蔽的林间部位筑巢,繁殖季节大约为5至8月。它们会选择在铁杉或冷杉树的中层位置搭建碗状仰面巢,使用干树叶、苔藓、鸟羽等材料。
【保护状况】
台湾戴菊目前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C),这也得益于它广泛的海拔分布范围,在台湾的多个保护区内的高山森林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活动痕迹。
【地理分布】
台湾戴菊的地理分布限于台湾省的中、上部山区,特别是在阿里山、大禹岭、合欢山、玉山以及鞍马山等高海拔地点,其中不乏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