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do
English name:Dodo
Scientific name:Raphus cucullatus
【外形特征】
渡渡鸟,学名Raphus cucullatus,是已经灭绝的鸽形目鸠鸽科独有物种。原产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其体型相当于鸽子和吐绶鸡混合体,体重可达23公斤。渡渡鸟拥有蓝灰色的羽毛,头部较大,嘴长23厘米,呈淡黑色,末端有弯曲的钩状鞘。翅膀短小,无法支撑飞行,但加强了平衡。其脚强壮,脚后部有一束弯曲的白羽。
【生活习性】
渡渡鸟主要栖息于毛里求斯干燥海边的热带森林中。主要食物包括岛上丰富的热带水果、出芽植物的球茎、坚果和根茎。仅有的鱼类和贝类偶尔会被捕捉,不过渡渡鸟主要依赖饱满多汁的植物果实。渡渡鸟靠嗅觉寻找果仁,这种嗅觉强大,有助于其发现隐蔽的食物。在毛里求斯,渡渡鸟没有天敌。
【繁殖习性】
据研究,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渡渡鸟选择8月份开始繁殖。这时雌鸟产一枚白色的蛋,由雌雄共同看管孵化。雏鸟在春季到来前速度发育,这使它们足以对抗夏末的暴风雨。研究表明,渡渡鸟在换羽期于7月底完成羽羽替换,在夏季(3月)来临前,它们能够积累储存脂肪,增强生存条件。再生的羽毛在7月末完成覆盖,渡渡鸟由此进入下一个生殖周期准备阶段。
【灭绝原因】
渡渡鸟在人类发现(大约1598年)之后续存时间不到一个世纪(在多数学者看来是在1681年就彻底灭绝),其灭绝与早期欧洲探险者对毛里求斯岛的首次探访水乳交融。首先,人类定期猎杀渡渡鸟,加之猪和猫引入岛上,直接捕食幼鸟与蛋增加了渡渡鸟体内的压力。其次, 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栖息地破坏也对其构成了生存挑战。来自科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新证据提出自然灾害可能是渡渡鸟灭绝的另一种原因,却亦有专家重新考虑人为因素。
【文化影响】
十六世纪之前,渡渡鸟遍布毛里求斯。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介入,渡渡鸟被更多记录于航海日志和旅行记里,但最终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学界的怀疑一度导致对于渡渡鸟实际存在过一事存疑。随着1865年渡渡鸟骨骼的发现,这一观点得到纠正。目前渡渡鸟的标本极为有限,其中牛津大学与都柏林博物馆拥有其部分骨骼。
渡渡鸟由于其特殊体态和命运,在文化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它出现在毛里求斯的国徽上,而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也有渡渡鸟的踪迹。渡渡鸟的灭亡成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例子,唤起人们对保护现存物种的关注。同时,搭载DNA测序技术,渡渡鸟重新进入了科学探索者的视野,尽管技术上的去灭绝设想引发了伦理道德的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