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hraupidae > Ramphocelus > Silver-beaked Tanager
Silver-beaked Tanager

Silver-beaked Tanager

English name:Silver-beaked Tanager

Scientific name:Ramphocelus carbo

【地理分布】
银嘴唐纳雀,学名为Ramphocelus carbo,属于雀形目裸鼻雀科厚嘴唐纳雀属的一种中型鸟类。其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哥伦比亚东部、委内瑞拉南部、巴西中部、巴拉圭、秘鲁和特立尼达岛的轻度林地和郊区地带。

【外形特征】
银嘴唐纳雀雄性体长约18厘米,体重约25克。雄性成鸟具有鲜艳的深红色上体,并且喉部和胸部呈相同颜色,喙的颜色上部为黑色,下部闪现出明显的银白色。雌性的羽毛颜色较暗淡,背部为褐色,腹部红棕色,喙为黑色。不同亚种在羽毛的色调上有所差异,尤其是上体与喉部、胸部颜色对比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
该鸟种的鸣叫声富于变化。黎明时,它们会发出一种充满活力且略带音乐性的重复短语,如“tu tu tweep, chip-tup tweep”。响亮且具有金属质感的“chank”声也十分常见,特别是在群居时期。此外,日间的鸣唱虽然与黎明鸣唱相似,但较为短促且频率较低,有时仅重复一个音节。

【生活习性】
银嘴唐纳雀通常生活在轻度林地、耕作区或森林边缘,以水果为主食,有时也会摄取些藤蔓、花蜜、短草和昆虫。它们的社会性很强,常形成由4到10只组成的群体活跃在灌木丛中或林地边缘。这些鸟种善于快速跳跃于枝叶之间,追逐受惊飞散的昆虫。

【繁殖习性】
银嘴唐纳雀的繁殖季节,雌鸟会筑造一个较大的杯状窝,通常安置在灌木上。每窝约产绿蓝色带有黑褐色斑点的蛋两枚,由雌鸟单独孵化11到13天。雏鸟一般在出生后的11到12天左右会离巢,而这种鸟的寿命能够达到至少11年。

【外型辨识】
与其他唐纳雀相比,银嘴唐纳雀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其唇边呈现银色的下喙。此外,不同亚种的羽毛颜色也有细微差别,特别是在上体与喉部、胸部颜色对比方面差异更为明显。

【保护状况】
IUCN红皮书将银嘴唐纳雀列为“无危”(LC)等级,表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但仍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