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SITTACIFORMES > Psittacidae > Pyrrhura > Black-capped Parakeet
Black-capped Parakeet

Black-capped Parakeet

English name:Black-capped Parakeet

Scientific name:Pyrrhura rupicola

【简介】
黑帽锥尾鹦鹉(学名:Pyrrhura rupicola),是一种属于鹦鹉科的小锥尾鹦鹉,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西南部和安第斯山脉东侧。

【外形特征】
该种鹦鹉体长约25厘米,体重通常为75克。头部至颈部呈现出深暗的棕色,而耳羽及面部为鲜亮的绿色。颈侧和胸部密布淡黄色背景,其中棕色的羽毛中心形成斑点图案。翅膀腕关节和翼下的羽毛为鲜艳的红色,飞行时的初级飞羽略带蓝色色调。头部后部、肩部和尾上覆羽的颜色相对较深,头部冠部呈现特殊的暗色,翼下覆羽呈现红色,这些特殊的羽毛特征易于与其他鹦鹉配偶区分开来。

【鸣叫特征】
黑帽锥尾鹦鹉发出尖锐的声音,如[krree krree krree],飞行时或栖息时刻的呼应鸣叫是其重要的交流方式。在小组飞行时,其声响显得较为嘈杂,而在静止时可能会较长时间保持沉默。

【生活习性】
它们通常栖息在海拔从低地森林到2000米的安第斯山麓的潮湿森林地带,偏好活动于树冠层较高的枝条。以种子、浆果、花果和坚果为食,活动时通常形成紧密的小群团。

【繁殖习性】
黑帽锥尾鹦鹉的繁殖季节通常在2月到3月。一窝蛋大约可以产出4至7个,由雌鸟独自孵化24天,之后需要雌雄共同照料长达7至8周幼鸟期。

【外型辨识】
目前,黑帽锥尾鹦鹉被列为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无危物种(LC),然而多样的栖息地和食品来源仍旧促使它们长期维持相对安全的生存状态。然而,栖息地的破坏仍是对其生存的重大威胁之一。

【地理分布】
黑帽锥尾鹦鹉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西南部,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的部分地区。根据各个亚种的地理位置,其地理分布可以进一步细分到各个区域。虽然在鸟市偶尔可见,但是作为宠物饲养的风险存在,稍微注意野外种群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