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fronted Parakeet
English name:Rose-fronted Parakeet
Scientific name:Pyrrhura roseifrons
【简介】
赤额鹦哥,学名 Pyrrhura roseifrons,英文名为 Rose-fronted Parakeet。属鹦形目、鹦鹉科、小锥尾鹦鹉属。
【外形特征】
赤额鹦哥的体长约20至23厘米。头部和面部呈现亮丽的玫瑰红色,耳部羽毛区为污白色。上体主要为绿色,背部下方和臀部则为主要的橙红色。从喉部到胸部及腹上部的羽毛边缘略带暗灰色至黄色,腹部中央的颜色较深,为橙红色至棕红色。其余下体呈现出黄绿色。翅膀处以绿色为主,初级飞羽为蓝色,尾部基部绿色,尖端呈橙红色。
【鸣叫特征】
赤额鹦哥的主要鸣叫声是连串的'prrrt prrrt'音节的快速对话以及尖啸声和其它交谈音符。
【生活习性】
赤额鹦哥主要栖息在低地常绿林及其周边的开阔地区,最高可达1650米。它们通常以群体方式活动,每群约10至30只。食物包括果实、种子、花朵和树叶,既在野外觅食,也会偶尔取食农作物。
【繁殖习性】
赤额鹦哥的繁殖季节一般为1月至3月,在秘鲁东北部已经观察到幼鸟的出现。已知的巢穴位于秘鲁东南部的马努国家公园内的树洞中,巢的高度约为9米。巢中包含三枚卵和一只刚孵化出来的雏鸟,由四只成鸟共同照料。
【外型辨识】
赤额鹦哥与彩鹦鹉有明显的区别:赤额鹦哥的翅膀弯处没有明显的红色区域,头部的红色并不延伸至眼后,胸部和翼弯部位没有红色或粉红色。此外,亚种P. r. peruviana和P. r. dilutissima的头部颜色较暗,前者前额为深紫红色,后者前额为蓝色绿色,脸部更多呈现锈红色。
【保护状况】
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列为IUCN无危(LC)。
【地理分布】
赤额鹦哥分布于南美西部,包括秘鲁的北部至洛雷托边界的地区,巴西西部的亚马孙州,秘鲁东部以及玻利维亚西北部的拉巴斯、潘多和圣克鲁斯地区。尽管其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且已知在一些保护区有所记录,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物种正遭受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