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eared Parakeet
English name:White-eared Parakeet
Scientific name:Pyrrhura leucotis
【简介】
白耳鹦哥(學名:Pyrrhura leucotis),屬於鹦形目鹦鹉科小锥尾鹦鹉属。它是一种色彩鲜艳的鹦鹉,以其白耳朵和深红色的脸部著称。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至东南部,从巴伊亚州南部到里约热内卢州。它们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的树冠层和边缘地带,数量稀少,处于脆弱状态。
【外形特征】
白耳鹦哥体长约为23至25厘米,拥有光亮的棕色头冠。额头和颈背为蓝色,脸部为深红色,有白色耳羽。其上身主体为绿色,臀部为红褐色,下巴、喉咙和颈部两侧为绿色带淡黄色斑点。腹部中央也是红褐色,其余下身绿色。翅膀主要为绿色,肩部带有红色,飞羽呈蓝色,尾巴为红褐色,尾部下部颜色较暗。幼鸟与成鸟相似。
【鸣叫特征】
白耳鹦哥能发出高音的尖锐叫声,如“wee-wee-wee-”或“tic-tic-tic-”,并会发出“teet”声休息。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主要栖息在热带常绿森林内部和边缘,甚至是在阴影下的可可种植园中。它的主要食物是种子、果实、浆果、坚果、昆虫和花朵。白耳鹦哥具备局部迁徙行为。
【繁殖习性】
野外繁殖信息尚不明,但在人工饲养环境下,每次产卵5至9枚,孵化期约为27天。幼鸟在出生后五周左右离开巢。
【外型辨识】
关键特征是其白色耳羽和深红色脸部,与其他小锥尾鹦鹉相比,独特的色彩组合使得辨别更容易。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易危物种(VU)。
【地理分布】
白耳鹦哥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至东南部,从巴伊亚州南部到里约热内卢州。其原始栖息地大西洋森林在过去已被大量砍伐,剩余林地也持续受到威胁。尽管一些亚种群出现在国家公园和其他保护区,但非法砍伐和宠物贸易仍然对它们构成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