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eaded Bullfinch
English name:Red-headed Bullfinch
Scientific name:Pyrrhula erythrocephala
【简介】
红头灰雀(学名:Pyrrhula erythrocephala),又称红头旋嘴雀,为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保护鸟种。它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评定为无危物种(LC)。红头灰雀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周边高地区域,包括不丹、印度北部、尼泊尔以及中国西藏南部等地。
【外形特征】
雄性红头灰雀头部至胸部呈现深橙色,前额、眼后至脸颊为黑色,由耳羽到喉咙的黄色及鲜艳的橙色区域引人注目。上方从背部至尾上覆羽为柔和灰色,翅膀黑色略带紫色光晕,显示出独特的色调对比。下部胸腹部从红色逐渐过渡至白色以及淡灰色。
雌性红头灰雀整体颜色较为淡雅,头顶和后颈为黄绿色,胸部下部及腹部较灰褐色,腹部中央和尾下有白色斑点。幼鸟羽色更接近雌性,但整体呈现棕色渐变,翼下覆羽亦显深色。
【生活习性】
红头灰雀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周边高地区域,夏季栖息在海拔2600到4000米的高山与河谷,冬季则迁至低海拔地区。它们偏好栖息于针叶林深部,在灌木丛的低处觅食或直接地面搜索食物。红头灰雀倾向于结对或小群活动,非繁殖季节它们会组成数量达到数十只的大群体。
【鸣叫特征】
雄性有规律地发出低沉且圆润的鸣唱声,常被描述为"terp-terp-tee",有时会连续以"heer-t-yeer, heer-t-yeer, yeer-phew"的变换曲调节奏。它们偶尔也会出声"per-lee",或轻柔哀伤的"pew-pew"哨声。
【繁殖习性】
红头灰雀主要以各种树木如桦木、柳树和草本植物如大黄、荨麻等的种子为食,也偶尔食用芽、柳絮、浆果,特别是黑莓和杜鹃花的花蜜,并且有时会捕食一些节肢动物。因体型小巧,它们易被忽略,栖息时倾向于保持相对静止,长时间停留在一处觅食。
【地理分布】
红头灰雀属于高山鸟类,其繁殖地选址在3000米以上的针叶林。越冬期间,这些小生灵会下降到低海拔地带的针叶-阔叶混合林或者森林边缘地带。它们渴望在郁郁葱葱的森林深处,特别是在针叶森林区域,营造一个安静的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