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Pyrrhoplectes > Golden-naped Finch
Golden-naped Finch

Golden-naped Finch

English name:Golden-naped Finch

Scientific name:Pyrrhoplectes epauletta

【简介】
金枕黑雀(学名:Pyrrhoplectes epauletta),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特定区域,涵盖尼泊尔西部至印度东北部。

【外形特征】
雄性金枕黑雀全身漆黑,唯一的亮点在于头部后方有一个明显的橙色区域。其翅膀呈现光泽黑色,并且边缘为白色,从而形成两条平行的白色线条。下体部分相对暗淡,呈现灰黑色,而侧腹和下腹部有橙色至赤褐色的羽毛尖端。翼下颜色显得尤为醒目,呈现出橙色,下部主要为白色。雌性个体整体颜色为褐色,头部后方呈现橄榄绿色,并伴有一些黑斑,面部从额头到脸颊为灰褐色。上翼覆羽颜色各异,有深灰色和暖棕色,飞羽则为黑色。

幼鸟的外观类似雌鸟,但色泽较暗,接近土褐色。第一年冬季的雄鸟外观像成年的雌鸟,但上体颜色更深,并可能带有橙色斑点,下体则与成鸟相似但杂有黑褐色斑点。第一年夏季的金枕黑雀接近成鸟,但在早夏可能仍保留部分幼鸟的特征。

【生活习性】
金枕黑雀栖息于海拔较高的地区,具体地,它们活动在橡树和杜鹃林的茂密灌木丛中。在其生态区域,它们也会出现在亚高山带或落叶林中,尤其是在2800到4000米的高度范围内。在非繁殖季节,它们会下降至相对较低的位置觅食,与红交嘴雀及其他森林种子食鸟汇合。尽管金枕黑雀通常单独或双结合群活动,但在偶尔情况下,也会形成较大的小群体。

【鸣叫特征】
金枕黑雀的鸣唱声快速且高音,类似于连续的'pi-pi-pi-pi'声。此外还有柔和低沉的管状'teu'声,这与欧亚红交嘴雀相似。其叫声包括细微、高音的哨声'teeu'、'tseu'或'peeoo',以及'pur-lee'和尖锐的'plee-e-e'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发生在春季,有时在3月份就可见到雄鸟们携带筑巢材料。在尼泊尔,观察到它们在杜鹃丛中筑巢的行为。有关金枕黑雀繁殖更多的数据目前还较为缺乏。

【外型辨识】
该物种的辨识特征在于其独特的黑色主羽及显著金黄的枕部。在繁殖季节,男性活跃的外表和雌性橄榄绿、灰褐相间的头部是最重要识别标志。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金枕黑雀列为无危物种(LC),虽对某些地区而言,它们的数量并不稳定,但在其它特定区域还相对较为常见。模式产地为尼泊尔。

【地理分布】
金枕黑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其在中国内地的主要分布区是云南与西藏两地。该物种偶尔可以在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的亚高山林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