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shouldered Fire-eye
English name:White-shouldered Fire-eye
Scientific name:Pyriglena leucoptera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巴西东南部、巴拉圭东部和阿根廷东北部的亚热带湿润森林中。这些地区包括巴西的巴伊亚东部和米纳斯吉拉斯西南部到马托格罗索杜苏尔南部和里奥格兰德杜苏尔北部极北端,巴拉圭的卡宁德尤南部至伊塔普阿,以及阿根廷的米西奥内斯。除此之外,该种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也有分布记录。
【外形特征】
**雄性**: 身体整体呈黑色,带有光泽;肩部和翼带呈白色,小翼羽也为白色;肩膀处有白色斑块;中翼和大翼羽的末端以及下翼羽部分为灰黑色;虹膜鲜红。
**雌性**: 头部、背部和翅膀为黄褐色,没有雄性肩部的白色斑块,尾巴呈棕黑色;面部带有轻微的橄榄色调,喉咙白色,胸部浅黄色橄榄棕色,腹部中央颜色更白,而侧腹、臀部和下翼羽则呈现深橄榄棕色,略带一些灰白。
【鸣叫特征】
雄性的叫声为连续的8音符串,持续约2秒,各个音节长度超过间隔,音高均匀或是略降,首音较短或音强度较低。雌鸟的声音与其相似,但音高下降程度更多。
它们还可能发出低沉的“chup”声、更长和更高的“cheep”声,以及通常音高和强度逐渐降低的音乐般的气泡颤音。
【生活习性】
主要以各种昆虫如直翅目昆虫、蟑螂、甲虫和蚂蚁,以及蜘蛛和壁虎为食,经常跟随行军蚁群捕食逃窜的小型猎物。
白肩红眼蚁鸟偏好在常绿林边界的下层,光隙和成熟次生林地带活动,海拔从低地到1250米不等,也可在砍伐完后的森林和种植园中看见它们的踪迹。竹林是该鸟特别喜欢的环境,尽管在非竹林地也有其栖息。它们通常在0至3米的高度觅食,最高可在10米处活动,并且有时会加入其他食虫鸟类的混合群中。
【繁殖习性】
该种繁殖季节通常在9月至12月之间。巢主要由树叶、叶柄和卷曲的竹鞘构成,直径大约为26厘米,位于地面,倚靠在竹丛(Merostachys clausenii)下的旧巢顶部,置于树冠遮蔽达70%的环境中。通常下两只蛋,蛋色为白色或乳白色,散布红褐色斑点及其细纹或深棕色、红棕色、紫红色和深灰紫的颜色扭曲线条。巢中孵化时,白天由双亲共同孵卵,而夜间可能仅由雌鸟主持。
【外型辨识】
白肩红眼蚁鸟通过其独特黑白肩部图案以及红色眼睛来与其他物种区分。
雄性和雌性之间的颜色差异也是一种重要的识别特性。
【保护状况】
该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被定为无危(Least Concern)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