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er Seedcracker
English name:Lesser Seedcracker
Scientific name:Pyrenestes minor
【简介】
小裂籽雀(学名:Pyrenestes minor)属于雀形目,梅花雀科裂籽雀属的鸟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包括坦桑尼亚中部至津巴布韦东部,以及莫桑比克中部。
【外形特征】
小裂籽雀外貌色彩鲜明且体态圆润。雄鸟头部、背部至后冠部以及后耳羽覆盖至胸上部呈深红色;背和下腹部、尾下覆羽呈棕色,上尾覆羽、中央尾羽和侧尾羽的边缘为红色,其余尾羽则为棕色。翅膀深棕色,翼覆羽边缘为红褐色,虹膜为深红棕色,眼圈颜色偏浅,但只能在近距离观察时呈现淡白眼睑。雌性与雄性类似,但头部红色区域局限于额至眼后方及下巴。幼鸟全身淡棕色,头部呈微红褐色,上尾覆羽和尾上羽有暗红色斑点,喙呈黑色。
【生活习性】
小裂籽雀栖息于密布的植被区域,如山地森林边缘、沿溪边茂密草丛、村庄附近的次生林、河岸森林边缘,甚至是山坡上的蕨类灌木丛。它们的海拔范围介于100至900米(坦桑尼亚)、500至1700米(马拉维)和高至1800米(津巴布韦东部)。这些鸟种喜欢在低地觅食,通常成对活动。其主要食物为草籽,喜欢森林竹状草Olyra latifolia的大硬种子。在津巴布韦的Rusitu-Haroni地区,它们可能是部分迁徙性鸟类,尤其是在夏季。
【鸣叫特征】
小裂籽雀的鸣叫声音清澈,包括清脆的‘tzeet’声、“chat-chat-chat”或“qap”声、柔和的‘chop’声,雄鸟会发出咔嗒声来警报。吟唱时发出柔和的颤音。
【繁殖习性】
小裂籽雀的繁殖季节多为马拉维的12月底至3月,迁徙至津巴布韦与沿海莫桑比克时则为12月至5月。其筑巢行为会让巢结构为椭圆形覆盖式,有时会有入口隧道。它们使用草条、香蕉叶和芦苇制作巢,并放置于1.5至3米高的地面或水上位置。每窝产卵3枚,双亲共同筑巢孵化,孵化期13至15天,雏鸟期大约为20至23天。
【地理分布】
小裂籽雀主要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包括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沿海莫桑比克等。其栖息地涵盖亚热带或热带湿生林、旱生林、季节性湿润草原和河流沿岸。
【保护状况】
小裂籽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