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throated Treerunner
English name:White-throated Treerunner
Scientific name:Pygarrhichas albogularis
【简介】
白喉爬树雀(学名:Pygarrhichas albogularis)是雀形目灶鸟科的一种鸟,隶属白喉爬树雀属。它们主要栖息于智利中部至南部以及阿根廷西部的温带森林。
【外形特征】
白喉爬树雀体型小巧,体长约15-16厘米,体重为20-27克。面部呈现黑色偏棕,头顶为暗淡棕褐色渐变到背部的淡栗色,臀部和尾上覆羽显红栗色。翅膀覆有边缘呈红棕色的片羽,其中具明亮栗红色翼带。尾巴较为僵硬,末端有“刺”状突起。胸部上白喉部位和颊部的颜色明亮,下胸部为淡棕色,腹部颜色由暗棕色到白色渐变,胁部呈宽大的暗棕色,基部黑色并点缀白色斑点,尾下覆羽为白色与斑驳的栗色和黑色。虹膜深棕色,上喙为暗褐色至暗灰色,下喙面为白色至淡灰,跗跖至脚趾颜色深灰至黑色或棕色。雌雄差异不大,幼鸟特征为羽毛带黑边的鲜亮白色。
【生活习性】
白喉爬树雀栖息在有大量树木的温带森林中,分布在海拔1200米之间。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甲虫及其幼虫、双翅目昆虫等。活动时,它们会在树干和树枝上移动,类似于北美啄木鸟,但不会频繁地头朝下觅食。尾巴支撑支持了白喉爬树雀在树皮和苔藓中的大量探查活动,以获取食物。
【鸣叫特征】
白喉爬树雀的鸣叫声有力而急促,通常重复发出"tsi-dik"或“kik-ik”的声音,飞行时也会发出一种干燥的“tick”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在南半球的春季至夏季。白喉爬树雀会将巢穴建在树干的洞中,距离地面约3-8米,巢穴深度约为25-40厘米。内部仅铺垫少量木屑,有时也会有少量草和羽毛。每窝产2-3枚蛋。
【外型辨识】
白喉爬树雀有与棘尾雷雀等相近的种类,但特有的白喉、深黑色头部(没有金色眉纹)和腹部的明显的白色斑点是其关键辨识标志,与其他灶鸟科鸟类的腹部图案相比具有较高的识别价值。
【保护状况】
白喉爬树雀主要分布于智利中部和南部、阿根廷西部和火地群岛,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定为无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