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Meliphagidae > Pycnopygius > Plain Honeyeater
Plain Honeyeater

Plain Honeyeater

English name:Plain Honeyeater

Scientific name:Pycnopygius ixoides

【简介】
绿褐吸蜜鸟(学名:Pycnopygius ixoides),雀形目吸蜜鸟科鹎吸蜜鸟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的森林地带,包括低地至中高山脉的森林及其边缘地带。

【外形特征】
绿褐吸蜜鸟体长约18厘米,雄鸟体重28-33克,雌鸟22-31克。它们具有小头和小喙为显著特征。头部呈现出暗橄榄灰色,前冠有细小黑斑,后颈的斑点较为显著;上体呈现橄榄棕色,翅膀和尾羽上部为深橄榄棕色,翼羽边缘为明亮的橄榄色;下体为灰色,在胸部上方有淡淡的暗色条纹。虹膜颜色从浅棕色到红棕色不等,喙为黑色或灰黑色,腿为淡灰色。

【生活习性】
绿褐吸蜜鸟栖息于森林环境,包括山地森林、次生林、森林边缘等较隐蔽的地方。它们主要活动于植被的中下层,偶尔会下降到更低层或上升至树冠。它们以小果实、花蜜和可能的小型节肢动物为食,有时还会与其他同属的鸟类混群出现。在开花的Sago树上,最多能看到12只绿褐吸蜜鸟,平均每个树枝上可发现4只。

【鸣叫特征】
绿褐吸蜜鸟的叫声为柔和的‘wi-wi-wi’,间隔重复。

【繁殖习性】
现阶段对于绿褐吸蜜鸟的繁殖信息尚没有详细的记录。

【外型辨识】
绿褐吸蜜鸟在野外较为难以辨认,但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具有较薄的喙;面部羽毛比Little Shrikethrush少,头部灰色彩相对淡;相比于茶胸吸蜜鸟和灰喉直嘴吸蜜鸟,它们的面部图案更晦暗,腿部颜色不同,喙部形态也差异明显。不同亚种间在羽毛颜色上也有微妙的区别。

【物种区别】
绿褐吸蜜鸟与Little Shrikethrush、茶胸吸蜜鸟、灰喉直嘴吸蜜鸟在外型上有明显的区别特征。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绿褐吸蜜鸟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的森林地带,包括低地至中高山脉的森林及其边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