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eared Bulbul
English name:Yellow-eared Bulbul
Scientific name:Pycnonotus penicillatus
【简介】
黄耳鹎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为20厘米,体重在36-37克之间。该鸟种头部毛色对比鲜明,具黑色冠羽、眉纹、颊纹和眼线,而耳部两侧则有黄色的耳羽簇,眼下方亦有黄色斑块。虹膜呈橙棕色或红棕色,喙为黑色,腿为深蓝灰色。
【外形特征】
黄耳鹎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为20厘米,体重在36-37克之间。该鸟种头部毛色对比鲜明,具黑色冠羽、眉纹、颊纹和眼线,而耳部两侧则有黄色的耳羽簇,眼下方亦有黄色斑块。上体呈橄榄绿色,而翅膀和尾部的内侧为黑褐色,尾羽外侧为橄榄绿。下体逐渐由白色的喉咙过渡到鲜黄的腹部,其余部分则较为深色,呈橄榄黄色,尾羽底端为黄色。
【生活习性】
黄耳鹎常见于斯里兰卡的中央省,主要在海拔900至2000米的地区生活。它们偏好栖息于山地森林以及邻近的树林、农田、花园和再生林,特别在浓厚的灌木丛和下层植被中活动。繁殖期通常为2月至5月及8月至10月,并大多选择靠近溪流的森林边缘或浓密灌木丛中建造巢穴。
【鸣叫特征】
黄耳鹎拥有多种鸣叫方式,其中常见的一种鸣声为连续2至7个相同且有力的“Swink!”音节。此外还有轻快的喷嚏声以及低声的警戒“crr crr”。
【繁殖习性】
它们的巢通常形似杯状,由苔藓、干草、植物茎及根须构成,内部填充细碎的蕨类植物、根须、枯叶中脉或茎干(通常为黑色或红棕色)。位置选址在树上或灌木3至5米的高度中,最低可降至1米。繁殖期间每窝产出2个蛋。
【外型辨识】
黄耳鹎是一种适应特定生境和拥有独特标志的鸟类,其形象亦被广泛应用于斯里兰卡的文化符号之一。
【保护状况】
黄耳鹎目前被IUCN的鸟类红色名录认定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黄耳鹎主要地理分布区域覆盖斯里兰卡高地,包括霍顿平原国家公园、哈克拉拉严格自然保护区和峰野荒野保护区等自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