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ican Red-eyed Bulbul
English name:African Red-eyed Bulbul
Scientific name:Pycnonotus nigricans
【简介】
红眼鹎(学名:Pycnonotus nigricans)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鹎科。此物种以其暗色头部和橙红色眼周肉环作为显著特征而闻名。
【外形特征】
体长为19至21厘米,体重在21.5至37.5克之间。红眼鹎的头部和颈部为黑色,眼周被橙红色的裸露皮肤围绕;上体呈现灰棕色,翼缘较浅。它们的尾部呈现黑褐色,尖部轻微泛白。下颌及喉部为黑棕色,颈侧和胸部带有棕色,下胸有白色背景配窄棕色条纹,腹底为白色而肛区及下尾覆羽有着亮丽的黄色。翅膀、腿均为黑色。虹膜则显示鲜红至橙黄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干燥树林、金合欢树丛、半干旱地区以及接近水源的灌木地带;同样,它们也频繁现身于果园和花园里。饮食习惯上,红眼鹎是杂食种类,不仅食用野生和栽种的水果,如无花果、Lantana、Popowia、桑葚及葡萄,还吃节肢动物以及花蜜。
【鸣叫特征】
其鸣声独具特色,以连续而兴奋的形式发出,并带有泡泡状的音乐质感。叫声是其最显著的行为特征,尤其在采集富含果实的树时更为响亮。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供相关信息。
【外型辨识】
幼鸟的颜色更为淡雅,眼睛周围为粉红色,眼睛为棕色。新羽幼鸟尚未拥有彩色眼环,但直至约两个月时快速转变成为黄白色,并进一步凝炼成粉红色。
【物种区别】
与其它类似物种区别的特征是橙红色眼周皮肤,幼鸟的红眼鹎须与成年黑眼鹎小心分辨,因为新出巢的红眼幼鸟没有彩色眼环,其识别难度较高。
【保护状况】
红眼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其国际自然保护状态被记录为未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