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Ptilinopus > Tanna Fruit Dove
Tanna Fruit Dove

Tanna Fruit Dove

English name:Tanna Fruit Dove

Scientific name:Ptilinopus tannensis

【简介】
银肩果鸠(Tanna Fruit Dove,学名:Ptilinopus tannensi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一种鸟类。其以深绿色羽毛、亮黄色斑点及头部黄颜色的粉饰特征著称。它们广泛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包括瓦努阿图的热带雨林中,偏好成双或结群在果实丰富的树木上。

【外形特征】
银肩果鸠体型较大,约28-30厘米。它们的额头、头顶及面部呈暗绿黄色,逐渐过渡到深绿色的身体。翼部有明亮的黄色斑块,肩部有银白色的边缘形成银斑。中央尾羽呈绿色,带有模糊的银绿色次端带;外侧尾羽绿色更鲜艳,银色次端带明显。腹部和尾下覆羽有宽大的黄色尖端,而喙为蓝灰色,腿呈紫红色。雌鸟缺少肩部银色斑纹,下腹部更白而没有黄色。幼鸟全身绿色,所有羽毛边缘为黄色,形成鳞片状效果。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于原始雨林和大型果树形成的退化环境,包括开阔林地、公园、种植园和花园等。它们广泛分布于低地和丘陵地带,也出现在至少1500米的山区。银肩果鸠因应果实成熟而局部迁移,有可能在岛屿之间移动。它们以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例如大绞杀榕树和桃花心木树的果实,在树冠层觅食,通常单独、成对或小群体行动,通常藏匿于茂密的枝叶中。

【鸣叫特征】
银肩果鸠的常见鸣叫声是一种低沉上升的“woot”声,声音均匀且间隔一致,遍布其生活范围。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较长,它们筑巢于水平树叉上,巢为脆弱的平台,由细枝构成,位于树梢顶端。每窝产一枚白色蛋,由双亲共同孵化和抚养幼鸟。

【外型辨识】
与红嘴果鸠相比,银肩果鸠体型较大,雌鸟的翼部有黄色斑点,是其显著的区别点。

【保护状况】
银肩果鸠目前被列为IUCN无危物种(IUCN:LC),表明其保护程度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银肩果鸠主要分布于瓦努阿图的班克斯群岛和南部,包括城市地区。其地理范围内还包括中国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太平洋诸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