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c-crowned Fruit Dove
English name:Lilac-crowned Fruit Dove
Scientific name:Ptilinopus rarotongensis
【简介】
拉罗果鸠,学名Ptilinopus rarotongensis,又称紫罗兰冠果鸠。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地区的Rarotonga和Atiu(库克群岛南部,波利尼西亚东部)区域。
【外形特征】
拉罗果鸠外表多彩亮绿,颈部和胸部呈淡灰色,黄色的下尾覆羽配以灰色的尾尖。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紫红色的前额和胸部斑点。雄性和雌性外观相似,而幼鸟的头部和腹部斑块可能不那么明显,下部及尾带呈翠绿色。
【生活习性】
拉罗果鸠通常仅在Rarotonga岛的密集低海拔山林中出现,而在Atiu岛则广泛分散在多种植物生境中,包括种植园边缘和岛内的makatea(礁石石灰岩)区域。它们主要以果实为食,已知的食物包括榕树、Elaeocarpus和Pipturus等植物的果实,但偶尔也会采摘树叶上的小型昆虫。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声音以一系列逐渐加快并缩短的“咕”声为主,整个持续时间约7至9秒,其中有大约14至16个音符。并且还有一种连续重复的叫法,由一串带有略带双音节“咕咕”声组成,中间无停顿。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拉罗果鸠的标本采集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和9月,但由于缺乏针对该物种的相关生态研究,具体的繁殖习性和细节尚待更加详尽的探索。
【外型辨识】
与其他果鸠相比,拉罗果鸠体型较小,头部和颈部呈现银色,且无紫红色斑块。不同亚种间的区别在于Goodwini亚种的腹部斑块中只有少量橙色尖端的羽毛,而非紫罗兰色区域。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评为近危(NT)级别,列入IUCN红色名录。其实际数量稳定,但数量不超过2500只。鉴于其生存范围仅限于两座小岛,该种群极易受自然灾害、疾病、外来捕食者和生态变化的影响。
【地理分布】
拉罗果鸠主要分布于Rarotonga和Atiu两岛。尽管目前种群数量被认为稳定,但考虑其有限的分布范围和潜在挑战,该物种的长期生存仍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