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Ptilinopus > Yellow-breasted Fruit Dove
Yellow-breasted Fruit Dove

Yellow-breasted Fruit Dove

English name:Yellow-breasted Fruit Dove

Scientific name:Ptilinopus occipitalis

【简介】
栗耳果鸠,英文名Yellow-breasted Fruit Dove,学名为Ptilinopus occipitali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在菲律宾当地称为balorinay。

【外形特征】
成年栗耳果鸠体型长约28至33厘米,雄性体重约为204至278克,雌性则为185至254克。成鸟头部及身体前部灰绿加淡蓝灰,并带有微黄色;脸颊部分显现出深紫色,后顶到颈背处也是同样的颜色。胸部中段为深赭黄色,下方出现渐变红色的斑块;腹部部分为灰白色,两胁和下腹部呈现绿色带有微黄。雄性与雌性的体态特征几乎相同,但幼鸟则缺少红黄色标识,整体以绿灰为主,下体边缘带有黄色。

【鸣叫特征】
栗耳果鸠的叫声有明显的上下波动,主要表现为重复下滑音(约0.4至0.5秒,频率在400-500 Hz之间),类似“wUw...wUw...”,每隔大约4至8秒重复一次;另有较快节奏的一系列短音,“rrhu...rrhu..rrhu..”,听起来几乎像在咆哮。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在低地及中海拔的原始热带森林地区,高度范围可达1800米。除了低地森林,它们还能适应选择性砍伐之后的残余森林。

【繁殖习性】
在萨马岛,观察到4月至5月期间的栗耳果鸠体内生殖器官增大,表明春季为繁殖主季。驯养条件下,孵化期估计为22天,雏鸟离巢时间为17天。

【外型辨识】
不同亚种间差异较小,主要基于大小和羽毛颜色的微小变动。相较于黑耳果鸠,栗耳果鸠的前胸变为黄色而非橙色,且脸部稍微带有淡灰色。现阶段两个亚种的差异尚不足以作为独立分类标准。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栗耳果鸠目前归类为无危级别(LC),但其数量曾由于栖息地丧失、非法贸易等原因呈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
据记录,该种分布于菲律宾除巴拉望群岛和苏禄群岛的其他区域。在保和岛和帕奈岛较为罕见,尽管宿务岛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该物种仍然存在可见踪迹。根据菲律宾法律RA 9147,猎杀、捕获或饲养该物种均为非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