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poo Fruit Dove
English name:Wompoo Fruit Dove
Scientific name:Ptilinopus magnificus
【简介】
巨果鸠(Ptilinopus magnificus),又称Wompoo Fruit Dove,为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一种大型鸟类。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部,包括新几内亚以及东海岸的雨林地带。
【外形特征】
巨果鸠身长可达45厘米,体重在150-500克之间。它的头部、颈部颜色主要为灰绿色,背部和翅膀羽毛两侧带有亮绿色的边缘。此外,巨果鸠拥有橙黄色的翅膀内侧以及胸部和上腹部的深紫色羽毛。下腹部、肛区以及尾下覆羽则呈黄金色。它们的尾巴长而略微弯曲,下尾羽呈淡灰色,初级飞羽的内部呈现绿色,向外呈灰绿或栗色。喙部和腿部分别为橙红色和黄绿色,雌雄个体外观相似,幼鸟相较成鸟颜色较暗淡。
【鸣叫特征】
巨果鸠发出低沉但费力的"wollack-a-woo"或"bok-bok-oo"声,偶尔会因觅食发出尖锐短暂的"pack pack"声。此外,巨果鸠也有较轻的"wompoo"叫声。
【生活习性】
巨果鸠主要在各种类型的森林环境中生存,包括完整的和次生发展的雨林、宫殿森林以及季风性森林。它们常见于海拔低至近海平面和高达1400米之间的地区。巨果鸠主要以果实为食,涵盖了无花果、月桂、棕榈树和安非斯科科植物的果实。它们的飞行速度快且动作笨重,通常在树冠层内活动。
【繁殖习性】
巨果鸠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旱季中期至雨季早期,但繁殖活动可在全年任何时段进行。巨果鸠用细枝条和藤蔓构成直径约为150毫米、高度为3.6至7.6米的水平叉或棕榈叶上的巢,每次仅产一枚白色蛋。孵化期大约为21天,雄鸟负责白天的孵卵,而雌鸟则进行夜间孵化。雏鸟孵化后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脱离巢穴,约需13到14天。
【外型辨识】
巨果鸠与玫瑰冠果鸠相比,不会利用外来杂草性植被,因此,它也无法从中北部新南威尔士州地段迁徙中获益。
【保护状况】
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ver 3.1 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列出,巨果鸠属于无危(LC)种类;然而,最南端的亚种magnifica种群由于生境缩减和过度猎捕而显著减少,推测新南威尔士种群数量约为7000只。
【地理分布】
巨果鸠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部,包括新几内亚、东海岸以及部分澳大利亚的岛屿。此外,它也分布在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