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bellied Fruit Dove
English name:Red-bellied Fruit Dove
Scientific name:Ptilinopus greyi
【简介】
红嘴果鸠,学名 Ptilinopus greyi。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岛屿,包括新喀里多尼亚、瓦努阿图、圣克鲁兹群岛及所罗门群岛的部分区域。
【外形特征】
体长约21-24厘米,呈灰绿色,头冠呈紫红色,边缘黄。背部、翅膀和尾巴鲜绿,喉部为淡黄色,腹部有醒目的紫红色斑块,尾下覆羽橙粉色。胸部羽毛尖端为银绿色,基部为黄绿色。翅膀覆羽和次飞羽边缘为黄色,主飞羽深色,三级飞羽可能带有明显的粉紫色斑点。尾端和翼下覆羽为灰绿色。喙呈橄榄绿色,腿为暗红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不过雌鸟胸部的红色斑块较小,幼鸟则通体为暗绿色,羽毛边缘浅黄,头冠和腹部红羽较少或完全无。
【生活习性】
这种鸟在密林层生活,同时也能在退化森林、次生林,草原林地、农田、村落甚至城市花园中找到。它们飞行迅速而直接,通常靠近树冠或低空飞行。红嘴果鸠主要以果实为食,偏好无花果、Meliaceae科植物果实、引入的Muntingia(菩提树)以及Solanum torvum(一种茄科植物)的果实等。
【鸣叫特征】
红嘴果鸠发出经典的鸽子叫声,先是几声延长的‘woo’音,随后是一连串加速的声音,类似笑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8月至翌年2月。在新喀里多尼亚的Lifou岛,记录到8月份就有繁殖活动,新喀里多尼亚的繁殖季节为9月至12月。巢一般为简单的枝条平台,常见于森林边缘、次生林或草原地带,距地面不足几米。每窝产1枚卵,卵白,孵化期需约18天,幼鸟由双亲共同抚育。
【外型辨识】
红嘴果鸠与银肩果鸠雌鸟在表面上相似,但体型较小,也更加圆润,缺乏后者明显的黄色翼斑。
【物种区别】
红嘴果鸠与银肩果鸠雌鸟在表面上相似,但体型较小,也更加圆润,缺乏后者明显的黄色翼斑。
【保护状况】
这种鸟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物种(LC)。尽管在瓦努阿图和圣克鲁兹群岛较为普遍,但在新喀里多尼亚的状况需要进一步调查。在瓦努阿图,允许在4月至6月期间对红嘴果鸠进行猎取。
【地理分布】
红嘴果鸠遍布新喀里多尼亚,包括忠诚群岛,以及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地区。其具体分布包括所罗门群岛的Ndai(现属Malaita岛北部)、Temotu(现为圣克鲁兹群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