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Ptilinopus > Coroneted Fruit Dove
Coroneted Fruit Dove

Coroneted Fruit Dove

English name:Coroneted Fruit Dove

Scientific name:Ptilinopus coronulatus

【简介】
浅紫顶果鸠(Coroneted Fruit Dove,学名:Ptilinopus coronulatus),也称为浅紫冠果鸠。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及其周围卫星岛屿,偏好干燥的低地森林环境。

【外形特征】
浅紫顶果鸠体型中等,体长约为18至21厘米,体重范围在69至75克。整体羽毛为绿色,胸部和侧翼带有金色的光泽。头部顶部为淡紫色,边缘为黄色;脸颊呈蓝绿色;喉咙黄色,下胸和腹下部至臀部为淡紫色至橙色;肩部和内侧次级飞羽的边缘为明亮的黄色。喙部颜色为绿色,腿脚深紫色。雌雄两性形态相近,但雌鸟的黄色区域通常会更淡。幼鸟的外观与成鸟相似,但颜色更为暗淡,刚离巢时头部有淡紫色斑块。

【鸣叫特征】
浅紫顶果鸠的叫声包括一系列快速的高音短促音符,同时音调会先升高后下降。此外,还常发出简单的双音节鸣声“whoo-oh, whoo-oh”,第一个音调较高,以及类似忧郁的“hu-h-h-h-h, hoodle”的叫声。

【生活习性】
浅紫顶果鸠主要栖息于雨林、次生林边缘、季风林和画廊林。通常为适应低海拔区域的物种,并且在不出现红顶果鸠的地方常常可以上升到海拔1200米,更偏好干燥环境。它们主要以水果为食,尤其是无花果、月桂和棕榈果实。

【繁殖习性】
浅紫顶果鸠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新几内亚的Port Moresby地区为每年的九月至次年四月,主要集中在晚干旱季至晚雨季期间。巢址通常由少量树枝建在枯叶堆上,高度在1.2至3米之间(范围0.6至4.6米)。每次繁殖仅产一枚卵,孵化期为18天,期间白天由雄鸟负责孵化,而雌鸟则在夜间孵化。

【外型辨识】
浅紫顶果鸠淡紫色的头顶以及绿色胸部的组合特征是与其他尺寸相近的果鸠之间的显著区别。它们的种群分布广泛且报告中的数量较为充裕,尽管具体情况不大为外界所了解。

【保护状况】
浅紫顶果鸠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物种(LC)。在圈养条件下,幼鸟12天后就能离巢;而野外的幼鸟在大约10天大的时候就具备了躲避威胁的能力。父母在幼鸟离巢一段时期后仍会继续照顾雏鸟。

【地理分布】
浅紫顶果鸠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及其周围卫星岛屿,偏好干燥的低地森林环境,尤其在丘陵地区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