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Ptilinopus > Orange-fronted Fruit Dove
Orange-fronted Fruit Dove

Orange-fronted Fruit Dove

English name:Orange-fronted Fruit Dove

Scientific name:Ptilinopus aurantiifrons

【简介】
橙额果鸠(Ptilinopus aurantiifrons),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鸟类。该物种最显著的特征包括其显眼的亮橙色前额,灰绿色的身体,橘色的翅膀,以及头部鲜紫的冠。它们广泛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的低地森林和红树林地带。

【外形特征】
橙额果鸠体长约22至23厘米,体重约136克。头部展示出非常明显的橙色或橙黄色前额,喉部及下面部为白色,头顶、颈背和上脸具有闪烁青铜绿色光泽。身体的上胸部为蓝灰色,并在颈部形成环状带。腹部为淡黄绿色,而尾下的覆羽呈现奶油白色和暗绿色相间。整体而言,羽毛背景为绿带青铜光泽,但最深的绿带则集中在一级和外侧次级飞羽。翅膀上的翼覆羽和上部背羽也带有蓝色灰斑点,尾羽末端为灰色,内网为白色。喙上近基部为红色,其余部分为黄色至绿黄色,而脚部和腿部则为亮紫红色。

【鸣叫特征】
橙额果鸠发出的声音是一系列柔和的‘hoo’音符,每个声调略带升高。其还能发出一种摇曳声,这通常由六个音符组成,即第一、三、五音符上升时,其余下降。此外,它还会发出从单一低音开始的序列声音,后跟着音高渐渐降低的响亮序列。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栖息在森林残余、林缘、海岸林木、红树林、画廊林地、草原和城镇,常可见其在无花果树附近活动,有时进入原始雨林,活动高度从海平面到300米。它们飞行迅速而直接,食物主要是果实,尤其喜爱食用Moraceae、Combretaceae和Arecaceae科植物的果实。常常以群体形式出现,但也可见单只或成对觅食。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从9月持续至翌年4月,通常从干旱中期至雨季早期之间。它们的巢则建在树木或灌木梢上,高度为2.4至4.6米,据报道,也曾在低矮的Sonneratia caseolaris红树林中发现。巢结构坚固。每窝产一枚白色卵,但孵化期间的成鸟不会在巢中静止,甚至在观测者接近50米距离时也会离开。

【保护状况】
以IUCN标准评估,橙额果鸠当前被列为无危(LC),在某些区域数量较为丰富。这一物种能够适应多种次生环境,包括城市区域。

【地理分布】
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澳大利亚的新几内亚(但不包括休恩半岛)及其周边卫星岛屿,而具体的地理分布仅限于西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某些岛屿,如阿鲁群岛、亚彭岛和德恩特卡斯特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