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croft's Petrel
English name:Pycroft's Petrel
Scientific name:Pterodroma pycrofti
【简介】
新西兰圆尾鹱(学名:Pterodroma pycrofti),属于鹱形目鹱科圆尾鹱属的鸟类,主要繁殖于新西兰北岛东北部外海岛屿。在非繁殖季节迁徙至太平洋中部和东北部。
【外形特征】
体型中等,长度约26厘米,重量112至198克之间,翼展约53厘米。上体灰色,带有明显的M型深色图案,头部可见深色M形斑纹,前额及下体白色。虹膜黑色,喙和腿呈黑色,脚趾基部为蓝绿色至淡紫色。
【生活习性】
繁殖期间栖息在新西兰东北部外海岛屿的温带森林下的软土中。非繁殖期间在太平洋中部和东北部巡航海洋。
【鸣叫特征】
繁殖季节时发出“ti-ti-ti...”或“zip-zip-zip...”的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10月开始,雌鸟于11月21日至12月10日间产卵。每巢仅产一枚蛋,孵化期为45天。双亲轮流孵卵,雏鸟孵化后约80天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不同于库克圆尾鹱,新西兰圆尾鹱的上体具有更深的灰色,尤其是头顶部分。它的耳部侧翼常更多白色羽毛,相比之下,德菲利皮圆尾鹱的头部具有白色楔形标记,且上体和尾尖颜色更深。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新西兰圆尾鹱目前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列为易危(VU)等级。繁殖于新西兰北岛东北部外海岛屿,面临多种保护威胁包括猎捕、野生动物入侵和森林毁坏等。
【地理分布】
新西兰圆尾鹱繁殖地仅限于新西兰北岛东北部外海的岛屿。在非繁殖季节则迁徙至太平洋中部和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