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tled Petrel
English name:Mottled Petrel
Scientific name:Pterodroma inexpectata
【简介】
鳞斑圆尾鹱,属鹱形目鹱科圆尾鹱属,学名为Pterodroma inexpectata,是一种生活在太平洋海域的中型鸟类。
【外形特征】
鳞斑圆尾鹱体长32至36厘米,体重介于247至441克之间,翼展74至92厘米。其头部前方和面颊大部分为白色,背部呈灰色,眼睛有黑色斑点。翼尖羽色更深,形成M形轮廓。下翼为白色,带灰褐色边缘,下腹部网状灰色斑点。虹膜深棕色,喙呈黑色,脚为淡肉粉色基部加黑色。
【生活习性】
鳞斑圆尾鹱是远洋鸟类,通常不在附近陆地徘徊,除繁殖期之外。繁殖地点主要集中在新西兰岛及其周边岛屿,包括西南部南岛、Solander岛、Stewart岛和斯奈尔斯群岛,特别是在岩地和苔草草原中筑巢。繁殖季它们会被发现于南极洲附近的浮冰区,非繁殖季会迁徙至白令海和太平洋的其他海域。
【鸣叫特征】
鳞斑圆尾鹱的叫声听上去歇斯底里,一般由“ti-ti-ti...”构成,有时可达15个音节,通常在空中搜索配偶时响起,另会发出“gor-wik”声进行更近距的沟通,在地面也会常见这些声音。
【繁殖习性】
繁殖季通常从10月开始,到12月初期开始产卵。育雏期约为3周,雏鸟在5月初离巢。繁殖期卵为单枚白色,属于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且有长期配偶。所筑巢穴隐藏于洞穴或岩石缝隙内。
【外型辨识】
鳞斑圆尾鹱的显著特征包括腹部的独特暗色斑块以及M形羽纹图案,其体型略大于一些同属的种群。
【保护状况】
鳞斑圆尾鹱属近危物种,有潜在的濒危风险(IUCN NT)。繁殖区主要位于新西兰及其周边海域,而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包括北美、欧亚大陆、太平洋诸岛、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极地区的太平洋海域中。
【地理分布】
以往,在新西兰北岛和南岛的大陆上更为常见。由于森林被砍伐及人类引入的捕食者如哺乳动物的影响,该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已明显减少,目前在查塔姆、波尼群岛、安提波德斯和奥克兰群岛均已消亡。
【食物来源】
鳞斑圆尾鹱的主要食谱为鱿鱼、鱼类以及部分甲壳纲类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