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ndade Petrel
English name:Trindade Petrel
Scientific name:Pterodroma arminjoniana
【简介】
特岛圆尾鹱,学名Pterodroma arminjoniana,是属于鹱形目鹱科圆尾鹱属的鸟类。它拥有长而尖锐的翅膀和强大的飞行能力,外部特征呈现出独特的双型特征,分为暗色型和淡色型。
【外形特征】
特岛圆尾鹱体长为35至40厘米,体重介于267至475克之间,翼展88至102厘米。这种中型海鸟具备长而尖的翅膀和长尾巴,喙短且粗壮。淡色型个体头部和胸部呈灰褐色,与白色的腹部形成明显的对比,而全身暗色的暗色型则更为一致。所有个体的中翼部分均呈现明亮的斑纹,为重要的识别特征。
【鸣叫特征】
这种鸟的叫声通常包括重复的“ki”或“keh”音节,频率约为每秒10至12次,以及持续20至30秒的低沉声。
【生活习性】
特岛圆尾鹱通常栖息于广阔的海洋环境中,非常少见靠近陆地,除非是在繁殖季节。它在离岛或岩块上的洞穴中繁殖,有时周围覆盖着植被,高度可达海平面以上1000米。它们广泛分布于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区域,在海洋风暴之后特别易于观察到它们在北大西洋的表现。
【繁殖习性】
其繁殖习性包括全年的访问繁殖地行为,上述繁殖地主要集中在南大西洋和印度洋。繁殖时,成鸟会形成疏松的社会单位,例如印度洋朗德岛上分布的巢穴群。每个巢可以产下单一的白色蛋,孵化期大约为53天,雏鸟在100天左右可以离巢。
【外型辨识】
特岛圆尾鹱有时会与克岛圆尾鹱混淆,但后者有着较短的尾部和上翼偶尔可见的白色翼轴(忽略部分暗色型个体的变异),这使得它们在外观上可以区分开来。此外,相对于短嘴圆尾鹱,它们体型更小,且黑白色更匀称;而棕色圆尾鹱则明显更大,喙更强壮,其下翼的白色部分通常更不显眼。
【保护状况】
当前按IUCN的评估,特岛圆尾鹱被列为易危物种。
【地理分布】
特岛圆尾鹱的繁殖范围集中在巴西东岸的特林达德岛和印度洋的毛里求斯附近的朗德岛。非繁殖时期,其分布涵盖了更广泛的一些区域,包含马达加斯加东部边缘,加勒比海岛屿的东部,以及温带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流,北至弗吉尼亚,南到巴西边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