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Pternistis > Scaly Spurfowl
Scaly Spurfowl

Scaly Spurfowl

English name:Scaly Spurfowl

Scientific name:Pternistis squamatus

【简介】
鳞斑鹧鸪(学名:Pternistis squamatus),又名鳞斑彩鹧鸪,是雉科鸡鹧鸪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鸟类的分布范围广泛,主要栖息于赤道非洲,从尼日利亚东南部延伸至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等地。

【外形特征】
鳞斑鹧鸪体型中等,体长约为30-33厘米,体重在372-565克(雄鸟)和377-515克(雌鸟)。羽毛颜色偏深褐色,头部棕色,耳羽灰色。翅膀上的次级飞羽有黑色斑点,喙和腿爪桔红色,眼睛呈棕色,部分腿部有黑斑。幼鸟以更赤色的羽毛和腹部黑白条纹为特征。成鸟几乎没有脚刺,而雄鸟通常有1-2个。

【鸣叫特征】
鳞斑鹧鸪的鸣叫声通常是一连串加速且渐强的粗糙音符,领地交流叫声包括两只鸟轮流发出的一组“kerrrak”粗哑声和一组快速的“kek”声。雌鸟的叫声更为鼻音并较雄鸟高。成群的家庭可能会发出较低沉的“quarek-quarek”声,保持联系时通过较轻的咕噜声进行。

【生活习性】
鳞斑鹧鸪偏好生活在常绿森林及海拔800米至3000米的密集灌木丛中,尤其在下层植被覆盖良好的环境中,包括象草广泛分布的原生林森林或种植园。在夜间的休憩时,它们通常停留在树木上。它们以植物的鳞茎、种子、浆果、嫩枝条、软体动物、白蚁与蚂蚁为食,偶尔也会被观察到取食红薯和花生等作物。

【繁殖习性】
鳞斑鹧鸪的繁殖季节通常在东非各月,尤其是在埃塞俄比亚为10月至12月、喀麦隆南部为10月至3月。雌鸟在轻微凹陷的盘状巢中产卵,巢底铺有草叶、羽毛,通常隐藏于杂树中。巢内能产3至8枚淡黄色至粉黄色的卵。雏鸟生出绒羽,上部深赤褐色,下部淡赤色,他们极易受到天敌的捕食。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鳞斑鹧鸪被列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它们广泛地分布在赤道非洲众多国家,包括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尼日利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但在马拉维等地区,它们正面临栖息地的缩减。

【地理分布】
鳞斑鹧鸪主要分布在赤道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尼日利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它们的栖息地面积约为2,590,0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