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Pternistis > Heuglin's Spurfowl
Heuglin's Spurfowl

Heuglin's Spurfowl

English name:Heuglin's Spurfowl

Scientific name:Pternistis icterorhynchus

【简介】
黄嘴鹧鸪,学名为 *Pternistis icterorhynchus*,是鸡形目雉科鸡鹧鸪属的一种大型褐色鸟类。首次由德国探险家Theodor von Heuglin进行描述。

【外形特征】
黄嘴鹧鸪体长约32厘米,雄鸟体重在504至588克之间,雌鸟为420至462克。显著特征是其黄色至橙色的腿、喙及眼周裸皮,颈下部和腹部布满明显条纹和斑点,面部皮膜图案强烈且显眼。相较雌鸟,幼鸟上体条纹更为鲜明。

【生活习性】
黄嘴鹧鸪偏好中海拔的草原和灌木地带,常以成对或小型群体活动。其饮食多样,采食种子、浆果、昆虫(如千足虫、甲虫、蚂蚁、白蚁)等。该种在面临危险时更倾向于奔跑而不是飞行进行逃避。

【鸣叫特征】
黄嘴鹧鸪以其领域叫声而闻名,鸣声多为清晨、傍晚或者雨后发出的粗糙“kreek”声,随着时间推移音调逐渐变高并延长。

【繁殖习性】
黄嘴鹧鸪的繁殖季节一般在3月至6月于乌干达,以及9月至11月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通常表现为单配偶制。其立巢地点多选择在地面的灌木下或密集遮蔽处,每次产卵6至8枚,卵色为淡灰黄色。

【外型辨识】
与双距鹧鸪和Clapperton's Francolins相比,黄嘴鹧鸪的裸露部位(如喙和眼周皮膜)呈现黄色至橙色。雌性的刺状特征较小。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标准,黄嘴鹧鸪被列入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级别。其广泛的分布范围通常表明其不需要特别的关注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该种广泛分布在中非共和国、南苏丹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和乌干达西部,以及较低海拔的森林边缘和农耕地周边。它的栖息环境多样,包括灌丛、荒地、岩石裸露山坡及植被丰富的流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