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SITTACIFORMES > Psittaculidae > Psittacula > Blue-winged Parakeet
Blue-winged Parakeet

Blue-winged Parakeet

English name:Blue-winged Parakeet

Scientific name:Psittacula columboides

【简介】
马拉巴鹦鹉,学名为Psittacula columboides,又称蓝翅鹦鹉或马拉巴鹦鹉,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鹦鹉属。

【外形特征】
**雄鸟**:体色蓝灰色,头部呈温暖灰调,具有亮红色上喙,喙尖端略带黄色,下喙暗棕色。颈部周围有一条黑色环围,环下为天蓝色,翅膀为绿色并带有黄褐色边缘,外侧翼覆羽和初级飞羽为深蓝色,腹部为浅绿色,大腿和臀部则呈现淡天蓝色,尾羽以蓝色为主,外部略带黄色。
**雌鸟**:缺乏明显的天蓝色颈环,背部和胸部呈淡绿色,鸟喙全黑色,腹部颜色偏绿色。
**幼鸟**:全身为绿色,头部没有灰色调,鸟喙浅橘红色,6周龄后逐渐变黑。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常见栖息于森林及森林边缘地带,成小群活动,飞行迅速,在开阔地带发出尖锐的叫声。虽然迁徙习性不完全明确,但它们通常在繁殖区域内停留。

【鸣叫特征】
马拉巴鹦鹉的鸣声刺耳急促,常见如'krreeeh!'的高音尖叫。在栖息时,这些声调会变得更加多样化。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发生在12月至次年3月期间。选择高度6到30米的大型树洞筑巢,主要选择铁木树和Grewia tiliifolia作为筑巢地。每次产卵4到5枚,孵化期大约为23天,期间主要由雌鸟负责孵化和照顾雏鸟,直到幼鸟接近离巢期时雄鸟才参与照顾。离巢期约为32天。

【外型辨识】
雄鸟蓝色的头部和鲜明红色的上喙易于与同属其他种类的鹦鹉辨识,雌鸟全黑的喙和较浅的颈部黑环明显区别,与紫头鹦鹉的雌鸟相比,后者具有更明显的黄色颈环。

【保护状况】
根据IUCN 2013年名录,马拉巴鹦鹉种群被归类为无危(LC)。它们广泛分布在印度的西高止山脉(Shimoga和Kodagu区),从大约19°N(地区北部的Kasa附近)到喀拉拉邦,延伸至Palnis和Nilgiris山以及邻近的东高止山脉。偶尔也会出现于Biligirirangan山脉,也可能进一步东至Kolli Hills。

【地理分布】
马拉巴鹦鹉主要以种子、无花果、坚果、浆果、植物嫩芽、花朵、花粉和花蜜为食。栖息在海拔450至1600米的常绿森林和潮湿山区中,偶尔也会到潮湿的低地森林和农耕区觅食。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及具体关于【物种区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