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breasted Parakeet
English name:Red-breasted Parakeet
Scientific name:Psittacula alexandri
【简介】
绯胸鹦鹉(学名:Psittacula alexandri),又称“小绯胸鹦鹉”,是中国常见的鹦鹉之一。它在南亚及东南亚的低山地区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
- **大小**:体长约33-38厘米,体重约133-168克。
- **颜色**:头部淡蓝灰色,虹膜呈黄色,喙为红珊瑚色,先端为象牙白色。胸部和腹部呈现鲜艳的粉红色,腹部边缘带有淡淡的绿色调。翅膀具有黄绿色斑纹。雌鸟整体更加暗淡,而幼鸟则以绿色为基调。
- **亚种特征**:不同亚种在颜色深浅、羽色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湿润的森林、亚热带或热带森林、次生林、椰子种植园、红树林等地,并偶尔进入村落和农田。它们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繁殖季节通常保持定居状态,但可能出于食物需求或天气变化而在局部地区迁移。其食谱广泛,包含花蜜、果实、种子、嫩枝和昆虫等。
【鸣叫特征】
最典型特征是发出短促响亮而带有下滑音的叫声。站立时可以发出多种不同的音调。
【繁殖习性】
绯胸鹦鹉的繁殖季节在中国通常发生在3月至5月之间。它们倾向于在树洞或枯树上筑巢,每窝通常产3-4枚蛋,孵化期大约为28天,雏鸟需要大约50天的喂养才能独立飞翔。
【外型辨识】
绯胸鹦鹉头呈淡蓝灰色、腹部粉红色,翅膀黄绿色斑纹。成年雄鸟和雌鸟在颜色上有明显差异。幼鸟以绿色为主基调。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绯胸鹦鹉被列为近危(NT)物种。在中国,它受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特别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分布广泛,涵盖北印度直至苏门答腊、爪哇岛、巴厘岛、婆罗洲及其周边卫星岛,并延伸至中国西南部。在中国地区,它们从西藏东南部到海南岛均有栖息,偏好1000米以下低海拔地区的常绿阔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