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SITTACIFORMES > Psittacidae > Psittacara > Cordilleran Parakeet
Cordilleran Parakeet

Cordilleran Parakeet

English name:Cordilleran Parakeet

Scientific name:Psittacara frontatus

【简介】
秘鲁红额鹦哥学名:*Psittacara frontatus*,英文名:Cordilleran Parakeet。被列为近危物种(NT)。广泛分布于南美,具体分布在厄瓜多尔西部到秘鲁南部的安第斯山脉西侧及马腊尼翁河与帕姆巴斯河流域。

【外形特征】
秘鲁红额鹦哥全长大约在34至40厘米之间,体重约为162到217克。主体羽毛为绿色,腹部略带黄色,颈部前部有淡红色斑点。其头部范围包括额头和眼后部的颜色为红色,翼下部为橄榄黄色。虹膜周围有淡灰色裸露皮肤,且呈白色环带。嘴巴是角质色,脚则为红棕色。幼年个体头部红色较少。

【生活习性】
秘鲁红额鹦哥通常以小群体活动,在云雾森林边缘、中高山与低山森林、林荫带、次生林,甚至一些农业地带和城市公园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其栖息地海拔范围从约1000米到3000米之间。

【鸣叫特征】
秘鲁红额鹦哥非常嘈杂,飞行时尤其明显。其叫声包括连续的尖叫声、和谐而持续的喧闹,以及一系列‘kreee’的低沉鸣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的具体时间尚未明确,但该物种通常在悬崖或岩石裂缝中以小群体进行筑巢和育雏。

【外型辨识】
与红头鹦哥和尖喙红额鹦哥相比,秘鲁红额鹦哥的区别在于头部红色的独特图案分布。

【保护状况】
据IUCN统计,受捕猎、人为迫害以及栖息环境的快速丧失影响,秘鲁红额鹦哥目前被列为近危物种。

【地理分布】
秘鲁红额鹦哥广泛分布于南美,具体分布在厄瓜多尔西部到秘鲁南部的安第斯山脉西侧及马腊尼翁河与帕姆巴斯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