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crowned Barbet
English name:Red-crowned Barbet
Scientific name:Psilopogon rafflesii
【简介】
花彩拟啄木鸟,学名为Psilopogon rafflesii,又称Red-crowned Barbet。它是䴕形目拟啄木鸟科火簇拟啄木鸟属的一种大型热带鸟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低地森林和次生林中,包括缅甸南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文莱等地。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为24.5至27厘米,体重在99至150克之间。其主色为绿色,头顶为鲜明的红色,眼下方有红色斑点,颈部侧面有红色标记,脸部颜色为黑黄相间,并伴有蓝色喉部。眼睛上方有一道明显的蓝线,下巴下方则有黄色斑块。雄鸟与雌鸟相似,但幼鸟的色彩相对更加淡雅,喙基部也呈现更浅的颜色。
【生活习性】
花彩拟啄木鸟通常栖息在低海拔地区的森林和次生林中,偶尔也会出现在橡胶和榴莲种植园。它们主要以果实为食,如无花果和其他栽培水果,还会用强壮的喙从树皮中挖掘昆虫。
【鸣叫特征】
花彩拟啄木鸟的鸣叫声开始于低沉的“took”音节,每秒一次,然后逐渐加快至每秒三次的“tuk”音节,时长约为5至15秒。结束时可能加入一个快速颤声“-dattttttttt”,鸣叫频率一般为每分钟2至3次。
【繁殖习性】
花彩拟啄木鸟的繁殖季节通常从1月至7月,苏门答腊则为11月至5月之间。它们将巢穴筑于距地面1至5米高的树干内,通常每巢产卵2个。
【外型辨识】
与其他类似种类的鸟如金须拟啄木鸟和丽色拟啄木鸟相比,花彩拟啄木鸟具有完全红色的头顶、蓝色的眉线以及黄色的面部迁延区域。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别与其它相关种类的区别。
【保护状况】
花彩拟啄木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NT)物种。由于森林砍伐,它们的栖息地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受到严重威胁,尽管在新加坡等一些城市化区域仍可见到。
【地理分布】
该鸟种分布在南缅甸、泰国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东部、邦加岛、勿里洞岛及婆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