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Megalaimidae > Psilopogon > Taiwan Barbet
Taiwan Barbet

Taiwan Barbet

English name:Taiwan Barbet

Scientific name:Psilopogon nuchalis

【简介】
台湾拟啄木鸟(学名:Psilopogon nuchalis,中文名:五色鸟或花仔和尚),是一种属于拟啄木鸟科火簇拟䴕属的鸟类。被视为台湾特有的鸟类。

【外形特征】
台湾拟啄木鸟体长约20至22厘米,体重大约在62至123克之间。成年鸟的头部特征包括红色眼纹、黄色金喉部(边缘带蓝色)、胸部呈红色,还有一条黑色的眉线,上颊区亦为黑色,耳羽蓝色。相较于成鸟,幼鸟的羽毛颜色显得淡一些,色彩也不如成鸟那么鲜艳。

【生活习性】
这种鸟通常栖息在中低海拔地区的主要森林、次生林及其他开放林地中,但也可以适应公园绿地等人造环境。它们主要以水果为食,但在繁殖期间也会摄取一些昆虫。繁殖季节从4月至8月,在这期间,台湾拟啄木鸟会以枯树或老树洞为巢穴。树木大多数位于约2至10米的高度。

【鸣叫特征】
台湾拟啄木鸟发出独有的“啯啯啯...”和类似敲木鱼的声音,这是其识别的标志之一。

【繁殖习性】
台湾拟啄木鸟每年4-8月进行繁殖,主要住在潮湿且加热的地方。它们选用健康的外侧枯木筑巢,且更倾向于选择含水分较多的特定树木。每窝平均产卵3枚(2至4枚),孵化期为13天左右,培育期在23至29天之间。

【外型辨识】
台湾拟啄木鸟与黑眉拟啄木鸟、绿喉拟啄木鸟等物种之间区别最大的特征,是其缺乏红颈斑以及特有的黄色头顶与红色胸带。

【保护状况】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台湾拟啄木鸟被列为无危物种(LC)。并且该物种在台湾分布广泛,涵盖从低地到海拔2800米的各种森林环境。台湾拟啄木鸟作为台湾特有物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它在台湾被视为一种常见的鸟类,并且数量呈上升趋势。

【地理分布】
台湾拟啄木鸟分布于台湾各地,特别是在森林、公园及校园的绿化区中常见。这种鸟类适应性很强,能在自然森林区和人造环境中找到同类。它们仅在台湾有记录,分布广泛,涵盖多个高度范围。尽管被视为无危物种,但城市环境中的台湾拟啄木鸟面临着不少挑战,例如枯树和昆虫数量的减少,这影响着它们的繁殖成功率。城市绿化政策和环境管理则是其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