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apped Social Weaver
English name:Black-capped Social Weaver
Scientific name:Pseudonigrita cabanisi
【简介】
黑头群织雀(学名:Pseudonigrita cabanisi),又称Black-capped Social Weaver,属于鸟纲雀形目织雀科伪群织雀属的一种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约13厘米,体重18-24克。拥有显著的黑色大帽状头部,其余部分包括背部、翅膀和臀部为均匀的棕色,尾巴则为黑褐色。喉咙、颈侧、胸部、腹部和肛周颜色为白色,腹部中央有一条细长的黑色中线。喙呈象牙色,腿为暗角质色,眼睛呈现红色。幼鸟缺少黑色标记,全身呈淡褐色。
【鸣叫特征】
该鸟类的鸣叫声显著,结合了啾啾声和尖叫声,类似于麻雀的声音,常在群体中发出金属质感的尖叫合唱。
【生活习性】
栖息于半干旱的灌木草原区域。黑头群织雀通常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多分布在刺树上。它们主要以种子为主食,偶尔也会摄取一些昆虫。它会在地面觅食且倾向群居生活。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发生在2月至5月,有时会延伸至12月至1月或8月至9月。繁殖方式为一夫一妻制,也可能存在合作繁殖的现象。筑巢于树上,巢呈屋顶式结构,一个巢内通常产卵2-4枚。卵为白色或粉红色,带有棕色和紫色斑点,大小约19x14毫米。幼鸟由繁殖对和额外成鸟共同哺育。
【外型辨识】
与灰头群织雀的生活习性相似,但黑头群织雀通过其黑色冠部和较白的下体可以被明显地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报告,黑头群织雀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黑头群织雀广泛分布于非洲的多个区域,包括埃塞俄比亚南部、肯尼亚北部和中部、索马里的部分地区以及坦桑尼亚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