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agonian Canastero
English name:Patagonian Canastero
Scientific name:Pseudasthenes patagonica
【简介】
南美卡纳灶鸟(学名:Pseudasthenes patagonica),又称帕塔哥尼亚卡纳灶鸟,是雀形目灶鸟科伪卡纳灶鸟属的一种珍稀鸟类,仅发现于阿根廷南部地区。它的独特外观和生活习性使其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外形特征】
南美卡纳灶鸟成年体长约14至15厘米,体重在14至19克之间。雄性和雌性的羽毛外观相似。头部呈淡灰褐色,具隐约的浅米色眉纹和眼后暗色线条。上半身为浅灰棕色,翅膀略带棕褐色,边缘稍红。尾巴呈深灰棕色,外侧羽毛呈现栗色。下颚及喉咙为灰白,喉咙部分有黑色斑点和条纹。胸部淡灰,腹部上部为淡黄灰色,腹部下部及两侧则为淡赭色,尾下覆羽为赭红色。
【鸣叫特征】
该鸟的叫声鲜明而富有穿透力,鸣叫通常为快速连续的颤音,音调为 'tree-ee-ee-ee-ee-ee...'. 叫声则为简单响亮、清脆的音符,并时而重复。
【生活习性】
南美卡纳灶鸟全年居住在其自然栖息地,主要活动区域为阿根廷南部的半干旱和干旱草原灌木地带,海拔从海平面到700米不等。栖息地的食物来源主要为节肢动物,辅以少量种子。觅食过程中,它们多单独行动,以快速搜捕地面和低矮植被中的猎物。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南半球的春季和夏季,即在大约9月至11月间。南美卡纳灶鸟通常是成对生活的。它们的巢为带有侧面入口的刺枝球状的结构,通常位于高度为1至6米的灌木丛中,且巢内布满了柔软的植物材料、毛发和羽毛作为垫衬。一巢通常会产下3个,最多4个卵。孵化期大约为15至16天,而幼鸟在出壳后大约15天左右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南美卡纳灶鸟的灰褐色羽毛分布均匀而不带明显斑驳,尾羽颜色独特,这些特征在其同域物种中显著。其快速、有穿透力的鸣叫声也便于辨别。
【保护状况】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南美卡纳灶鸟列为无危(LC)物种,这表明该物种目前尚无明显急迫的濒危风险。
【地理分布】
南美卡纳灶鸟仅见于南美洲阿根廷东南部,包括门多萨省、拉潘帕省、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至圣克鲁斯省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