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Bushtit
English name:American Bushtit
Scientific name:Psaltriparus minimus
【简介】
短嘴长尾山雀(学名:Psaltriparus minimus),又名为American Bushtit,是雀形目长尾山雀科唯一分布于北美洲的代表物种。它体型微小,体长约4.3英寸(10.9厘米),体重约0.18-0.21盎司(5.1-5.9克),羽毛呈灰褐色,头大颈短,尾长喙短。雄鸟眼睛深褐色至黑色,雌鸟的眼睛呈黄色。沿海地区的雄鸟冠部呈现棕色,内陆个体面部有棕色或黑色的面具。
【外形特征】
这种山雀体型微小,体长约4.3英寸(10.9厘米),体重约0.18-0.21盎司(5.1-5.9克)。羽毛呈灰褐色,头大颈短,尾长喙短。雄鸟眼睛深褐色至黑色,雌鸟的眼睛呈黄色。沿海地区的雄鸟冠部呈现棕色,内陆个体面部有棕色或黑色的面具。
【生活习性】
短嘴长尾山雀通常栖息在混合开放林地,如橡树和灌木丛,常见的环境还有花园和公园。它们偏好食用小昆虫和蜘蛛,同时也常参与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体。短嘴长尾山雀广泛分布于海拔从海平面至10,000英尺(约3,048米)以下的区域。
【鸣叫特征】
这种山雀在繁殖期间持续发出轻柔的叽叽声和清脆的铃音,没有明显的歌声。
【繁殖习性】
短嘴长尾山雀会与伴侣共同筑巢,巢通常悬挂在树上,内部有一个用于出入的小孔。卵的孵化期为11-13天,雏鸟由双亲共同抚育。每繁殖季节可以产下1到2窝,且有时老兄妹会参与喂养新鸟类。
【外型辨识】
短嘴长尾山雀体型微小,体长约4.3英寸(10.9厘米),体重约0.18-0.21盎司(5.1-5.9克)。羽毛呈灰褐色,头大颈短,尾长喙短。雄鸟眼睛深褐色至黑色,雌鸟的眼睛呈黄色。沿海地区的雄鸟冠部呈现棕色,内陆个体面部有棕色或黑色的面具。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短嘴长尾山雀广泛分布于北美洲,从加拿大西南部到危地马拉,还包括美国的西部地区和中美洲的不同海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