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Prunellidae > Prunella > Brown Accentor
Brown Accentor

Brown Accentor

English name:Brown Accentor

Scientific name:Prunella fulvescens

【简介】
褐岩鹨(学名:Prunella fulvescens),是雀形目岩鹨科岩鹨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中亚、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和尼泊尔等地。中国国内则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及内蒙古东北部额尔古纳河。

【外形特征】
褐岩鹨的体长一般在13到16厘米之间,体重通常在14到20克。它们的头部通常为褐色或暗褐色,从嘴基部到枕部有一条白色或皮黄白色的眉纹格外醒目。背部灰色或棕褐色且带有深褐色的斑纹,其中腰和尾部的羽毛颜色更为淡黄一些。翅膀呈褐色,尤当中覆羽和大覆羽具有尖色的末端。胸部及下体呈淡黄色,腹部则较为白色。虹膜呈现黄色至暗褐色,嘴黑色或暗角褐色,而脚则为肉色或黄褐色。

【生活习性】
褐岩鹨主要在海拔2500至4500米的高原草地、荒地、农田以及牧场生活,亦少见于居民点附近。繁殖期时通常单独或成对行动,而非繁殖期时则多为群体活动。其地栖性明显,多在地面、岩石上或灌木丛中觅食。褐岩鹨属于肉食和素食杂食类,主要捕食昆虫如甲虫、蜗牛,同时也摄取植物果实、种子或者草籽等。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及具体鸣叫特征。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5到7月,优秀成员会在4月中下旬即开始占领领域,筑巢地点选在岩石下、土堆侧边或灌木丛之间。巢成杯状,由枯草及苔藓构成,一次产卵4至5枚,卵呈淡蓝色,尺寸大约为18至21毫米长、13至15毫米宽。

【外型辨识】
原文未具体描述外型辨识特征。

【物种区别】
褐色岩鹨有以下几种子类型:东北亚种(dahurica 亚种)、南疆亚种(dresseri)、指名亚种(fulvescens)、西南亚种(khamensis)、蒙古亚种(mongolica)和青藏亚种(nanshanica)。这些亚种间的颜色深浅和条纹差异,体现着不同地理区域中褐岩鹨的外貌特征变异。

【保护状况】
褐岩鹨被登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价等级为无危(LC)类别,同时被收录于《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