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 Petrel
English name:Grey Petrel
Scientific name:Procellaria cinerea
【简介】
灰风鹱学名:**Procellaria cinerea**,是鹱形目、鹱科、风鹱属的一种海鸟,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广阔海域。
【外形特征】
灰风鹱是一种中等大型的海鸟,平均体长约为50厘米,翼展可达115至130厘米,体重约1千克。其背面和翅膀为棕灰色,腹部为白色,下翼和下尾呈灰褐色,脚呈粉灰色,喙为黄绿色。雄鸟和雌鸟相似,但雌鸟通常体型较小。
【鸣叫特征】
灰风鹱白天很少发出声音,只是偶尔会在飞行中有些许鸣叫。其主要的鸣叫声出现在夜晚,尤其是繁殖季节。这些叫声分为两种类型:以“aaargh hoo errhooer”为主的三音节呻吟声和持续5至22秒的嘎吱声或叫咩声音。
【生活习性】
灰风鹱栖息在寒冷的海域中,特别是在南极地区周边的岛屿上。它们偏好在植被覆盖的陡峭斜坡上筑巢。随着寒冷洋流的移动,灰风鹱在其繁殖季节结束后会迁移到南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亚南极海域。主要食用乌贼、鱼类,偶尔也摄取甲壳类动物和其他海洋生物。
【繁殖习性】
灰风鹱在冬季繁殖,通常在2月至3月返回繁殖地,在3月底至4月初产卵。孵化期为52至65天,雏鸟孵化后由双亲共同照顾到9月或12月初,离巢独立。每窝产一枚平均大小为80.5毫米×55.6毫米的白色卵。
【外型辨识】
灰风鹱具有一种独特的奶油色和灰色外观,背部和上翼呈现深灰,腹部为白色,下翼为灰色且无其他标记,使其很容易从其他鹱形目鸟类中区分出来。
【保护状况】
灰风鹱目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NT)物种。虽然面对引入捕食者(如猫和老鼠)的威胁,以及渔业中的意外捕获风险,灰风鹱的数量仍然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灰风鹱的繁殖地集中在南冰洋的岛屿,包括Inaccessible岛、戈夫岛、Macquarie岛、安提波德斯群岛和坎贝尔岛等地。它们在繁殖季节结束后会散布到太平洋、南印度洋以及南大西洋的亚热带海域。
【物种区别】
灰风鹱于1789年被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描述,属名从拉丁语来的“procella”,意为“风暴”或“大风”。特定种名“cinerea”,源自拉丁语“cinereus”,意为“灰色”。灰风鹱体形粗壮,头部呈深灰色或灰色,并有白色腹部,翅膀相对较窄。成鸟两性相似,而幼鸟在羽色上还有区别,通常表现出较苍白的喙和大量白色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