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breasted Rosefinch
English name:Dark-breasted Rosefinch
Scientific name:Procarduelis nipalensis
【简介】
暗胸朱雀(学名:Procarduelis nipalensis)属于雀形目燕雀科朱雀属的鸟类,是该属中的唯一物种。
【外形特征】
#### 雄鸟:
- 体色主要为深粉色,喉部和眉纹颜色较浅。
- 额部、头顶前部和一条宽阔的眉纹为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头顶后部至枕部颜色转暗,呈深红。
- 胸部呈现深紫栗色,其他上体(除胸部外)为暗褐色,并带有不同程度的玫瑰红色。
- 翅翼和尾部带有窄的玫瑰红色边缘,尤其是内侧次级飞羽的外翈与背部同色,但这种颜色在羽毛变旧后会逐渐消失。
#### 雌鸟:
- 呈现深褐色的体色,并且翼上有明显的淡色翼斑。
- 霍比特地区的雌性个体则全身为强烈的橄榄褐色,上体有不太明显的暗色纵纹。
- 头部侧边和整个下体呈现橄榄褐或棕褐色,并且尾下部的羽毛较淡,中央部分呈暗色。
- 翼下覆盖乌黑色羽毛,边缘棕色。
【生活习性】
暗胸朱雀生活在栖息于海拔3000米至4500米之间的高山岩石、灌木丛与草地以及森林上部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冬天偶尔会到低海拔的林缘地带觅食。该鸟种采取单独或成对的活动模式,有时会形成3-5只小群体或与红眉松雀混群。行为上较为胆怯而善于隐蔽,常在灌木和岩石间觅食,发出类似麻雀的喘息声以保持联系。
【鸣叫特征】
(原文中没有具体描述)
【繁殖习性】
此鸟主要以草子、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和小昆虫为食。繁殖时,巢筑在岩石、黑棘灌丛或蔷薇丛中,形状呈浅杯状,巢用草茎、草叶和细根构成,每巢产卵3-4颗,卵为粉白色且带有红褐色斑点,大小平均约为22.4毫米×15.5毫米。
【外型辨识】
(原文中没有具体描述)
【物种区别】
目前记录的亚种包括:
1. 暗胸朱雀克什米尔亚种(Carpodacus nipalensis kangrae)。
- 命名者:Whistler, 1939。
2. 暗胸朱雀指名亚种(Carpodacus nipalensis nipalensis)。
- 命名者:Hodgson, 1836。
【保护状况】
暗胸朱雀已被列入IUCN的无危(LC)级别,但同样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物种。种群分布范围较广,数量较为稳定,显示其生存状态良好。
【地理分布】
暗胸朱雀广泛分布于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越南及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