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crested Helmetshrike
English name:White-crested Helmetshrike
Scientific name:Prionops plumatus
【简介】
长冠盔鵙,学名为 *Prionops plumatus* ,是雀形目钩嘴鵙科盔鵙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具有显著的灰白色延伸冠羽,黄色眼圈和眼眶,以及黑白相间的羽毛。
【外形特征】
成年长冠盔鵙体长约为 19 至 25 厘米,体重在 25 至 49 克之间。它们的头部特征包括灰色的延长冠羽,可长达 45 毫米;前额有约 10 毫米长的短白色尖刺状冠羽。颈部和下体主要为白色,两翼为黑色并带有绿光,翼上有明显的白色横纹。尾部外侧羽毛为白色,内侧为黑色且尖端白色。眼睛呈暗绿灰色,带有黄色外环,眼眶呈橙黄色。喙为黑色,腿为粉红至红色。幼鸟的冠羽较短,未形成暗色的新月形纹,体羽呈棕色,眼睛为褐色,没有眼圈环,腿为黄色。成年特征在它们约 12 个月时显现。不同的亚种在虹膜颜色、冠羽长度和翼条图案方面存在差异。
【鸣叫特征】
长冠盔鵙发出独特的咔哒声和哨音,以及点击和口哨音,这在群体中尤其常见。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非洲的落叶阔叶灌木林地,包括 Baikiaea 和 Brachystegia 等树木为主的环境。在非繁殖季节会移动到其他类型的森林和草地栖息。主要以小型昆虫为食,也吃小爬行动物和果实。它们通常以 5 到 10 只组成的紧密群体生活,在中低层森林中觅食。飞行时具有明显的黑白相间羽翼图案。
【繁殖习性】
这种鸟类在几乎全年的时间里繁殖,繁殖季节高度集中在 3 月至 11 月。长冠盔鵙实行一夫一妻制,且群体成员共同参与筑巢和育雏。巢由树皮条和蜘蛛网制成,内部填充草和苔藓。通常产 2 到 5 枚卵,平均孵化期为 17 天。雏鸟由成年群体共同喂养,离巢期为 17 至 22 天。
【外型辨识】
长冠盔鵙通过其独特的外型特征与同属下的其他物种有所区别,包括更长的冠羽和独特黑白模式。不同亚种的冠羽长度、翼上的白色条纹和虹膜颜色也会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IUCN 评估等级为 OTT (无危)。
【地理分布】
长冠盔鵙广泛分布在非洲的多个国家,包括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等。该物种栖息于多种森林和草原环境中。
【特殊行为】
在干旱时期,长冠盔鵙可能会迁移到高地草地,甚至可能会出现在城市公园和花园中以寻找更适宜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