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Bowerbird
English name:Golden Bowerbird
Scientific name:Prionodura newtoniana
【简介】
金亭鸟,英文名:Golden Bowerbird,学名:Prionodura newtoniana。属于雀形目园丁鸟科,仅存在于金亭鸟属(学名:Prionodura),为该属的唯一物种。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约克角半岛东南部至帕卢马山脉一带的雨林地带。
【外形特征】
雄性金亭鸟体长约25厘米,体重在62至86克之间。体羽橄榄绿色,头部中央有小冠羽,颈背和胸部呈深金色,翅膀上覆羽带有黄色调,尾羽基部为橄榄棕色,其余部分为深黄色。雌性体长约23厘米,重62至96克,体型更为圆润,尾巴较短,上体为橄榄褐色,下体淡灰绿色,喉咙和胸部颜色偏淡,侧胸和胁部略带褐色。两性的虹膜为深棕色,喙和腿蓝灰色。
【鸣叫特征】
雄性金亭鸟发出持续1至2秒的脉动咔嗒声,通常在9月至12月期间音量达到顶峰。此外,它们还可能发出包括尖叫、嘶吼、斥责声、口哨音及高精度模仿其他鸟类声音在内的多种声音。
【生活习性】
金亭鸟栖息于海拔350至1530米的上层雨林中,喜欢地形较为平坦、斜坡温和且树木覆盖率超过70%的山脊附近的环境。它们主要以藤本植物的果实为食,偶尔也会捕食昆虫和蜘蛛。雄鸟有时会将果实储藏在巢穴附近以备食物缺乏时使用。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始于9月,连续到次年2月,筑巢和产卵高峰在11月至12月,雏鸟则在12月至1月孵化,整个繁殖季节大约持续4个月。雄鸟建造大型简单型的树桩巢,雌鸟独自承担筑巢和照料后代的责任。巢由死叶和叶骨架构成,内衬细嫩的藤蔓,筑于树干或裂缝中,离地面5米左右。每窝通常产2枚卵,偶有一窝1至3枚的情况。孵化期为21至23天,雏鸟在17至20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金亭鸟是园丁鸟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其明亮的黄色腹部和头部特征显著,易于与其他园丁鸟区别。
【保护状况】
IUCN濒危等级为近危(NT)。
【地理分布】
金亭鸟分布局限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约克角半岛东南部至帕卢马山脉一带的雨林地带。